作者:杨蔚 李雄耀 魏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25 20:36:33
选择字号:
青年学者投身深空要迈过哪些坎?

 

目前,深空探测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处于萌芽阶段的行星科学,则是推动我国向深空探测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行星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深空探测的关键技术难题,急需青年学者投身其中、发挥才智、刻苦攻关。

但是,我国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的未来不仅需要青年学者自身持续奋斗,还需要为其营造创新友好的发展环境,以更利于释放青年学者的创新潜能。目前,青年学者投身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事业仍存在4个方面的挑战。

(1)青年学者的原创思想缺乏保护。深空探测任务的规划中原创思想至关重要,也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论证,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目标和探测计划。有些青年学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中坚作用,但其新思想有时却因资历而被忽视,亦或是被他人“侵占”,这伤害到年轻学者参与深空探测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在美国等深空探测强国,大到探测任务,小到科学载荷,约定俗成由原创思想的提出者(即便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学者)担任首席科学家,这体现出了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尚缺乏对原创思想的保护制度。例如,在任务征集阶段,收集科学家的想法之后,这些想法往往杳无音讯,如石沉大海;部分思想即便被采纳,也不会注明原始思想的提出者。在“论资排辈”的现行体制下,如若好想法是青年学者所提,其结果有时是“鸠占鹊巢”,即青年学者原创思想被“侵占”。甚至,在一些经过多年论证最终立项的探测任务和载荷研制中,提出原创思想的青年学者却被排除在外。这是对原创精神的践踏,伤害了青年学者参与深空探测任务论证和规划的积极性。

(2)传统学科设置不利于青年学者投身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的配置与学科设置密不可分,而传统的“数、理、化、天、地、生”六大理学基础学科已形成科技资源的固有配置模式。对于行星科学这样多学科融合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无论科研项目,还是人才奖项,都无法与传统学科竞争,很难从固有分配模式的夹缝中争取到资源。青年学者正处于事业上升期,需要更多、更稳定的资源支撑其开展研究工作。行星科学受制于传统学科设置,较难获得科研所需资源,很多青年学者因此望而却步,这是青年学者投身行星科学的主要困难之一。

(3)评价机制制约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青年学者成长。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是科学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既涵盖了自然科学的主要学科,又涉及诸多工程技术,因而成果的表现形式多样,难以被指标化和形式化。同时,探测任务从论证到实施,研究周期长,合作范围广,需要青年学者潜下心进行长期研究和攻关,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短、平、快”的成果。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往往按年度考核,这更利于从事“短、平、快”的研究工作,而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中的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研究工作,从而制约了该领域青年学者的成长。

(4)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缺失。我国深空探测起步较晚,行星科学也刚刚展露雏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至今,国内仅有有限的几所高校,如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等设置零星的相关课程,尚未建立完整的行星科学学科培养体系,青年学者后继乏力。此外,我国现有大部分行星科学领域青年学者都是由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领域“转行”而来,而深空探测领域青年学者主要是由工程技术领域人才组成,二者在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方面都存在“短板”和缺陷。“转行”之路并非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的长久之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通青年人通往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之路,使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我国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才是促进该领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针对青年学者投身该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笔者提出4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1)坚持科学引领,保护原创思想。在深空探测任务中要真正实现科学的引领作用,尊重原创思想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借鉴美国等深空探测强国的成功经验,从探测任务构想到论证、立项,每一步都应明确每个人的贡献,形成制度,保护青年学者的知识产权。

(2)加快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是服务和支撑国家深空探测重大战略需求、赶超和引领自然科学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相关研究初具规模,人才年轻化、国际化,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已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15 家大学或科研单位成立了名称带有“行星科学”的系所或独立研究机构。

(3)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全面的、多元化的科研绩效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进行有差异性的分类评价机制。例如:行星科学重在原始性创新,制定评价标准时应本着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指导思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鼓励“十年磨一剑”,引入中长期考评机制;深空探测工程的绩效评价则需要结合工程任务的需求,把关键技术创新的突破,重大工程的实现等要素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尽快做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科研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系统的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教育体系,既涵盖行星科学相关的课程,也包括工程技术相关的课程。完善相关课程,培养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发展所需的综合性青年学者,并促进更多青年学者投身于这一领域,推动我国从行星科学大国向行星科学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杨蔚和魏勇单位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雄耀单位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原文刊登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 年·第 36 卷·第 5 期,本报记者唐凤删节整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