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5/19 17:20:37
选择字号:
做科普 大东团队是认真的

 

大东话安全科普团队合影      受访者供图

 

2018年,一档名为“大东话安全”的科普栏目正式在中科院之声亮相。

甫一上线,网络专家“大东”与提问者“小白”之间活泼的对话就吸引了不少读者,而其关于网络安全种种隐患的话题,更是令不少读者纷纷转发。

自互联网普及后,网络安全也被更多人重视。事实上,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事件,印证了网络安全不光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专利",更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网络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经济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大东话安全”的创始者、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翟立东如是说。

每次看到新闻或者周围有人遭受电信诈骗、网贷等事件,翟立东都会再一次感受到普及网络空间安全意识是多么迫在眉睫之事。“网络空间安全的科普已经是一个亟待发展的学科,尽管2018年中教育部已经将网络空间安全增设为一级学科,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着手开展相关科普工作,但力量比较分散,仍需资源整合。”翟立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坦言。

中科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也认为,就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来说,科学普及是现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中国计算机学会已经开启了‘群星计划’来推动科普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王元卓表示。

于是,翟立东想要带领团队进军网络安全科普的领域,才有了之后“大东话安全”的诞生。

对话体来自经典之作的灵感

“我们结合了哲学宏观思维,也参考过很多现代科普IP的展示形式,比如小顾谈漫画、六神磊磊读唐诗、程序员小灰,小大夫漫画,混知曰等,也广泛征集了科普业界专家、网络安全领域专家学者,最终才敲定了使用对话体例来阐释我们的科普思想。”翟立东告诉记者。

既然要有对话,自然离不开角色的选择。“大东话安全”的主人公,自然是大东无疑,但是对话配角的名字不得不仔细雕琢。经过讨论,最后选择了技术论坛里辨识度比较高的“小白”。“小白是一名对技术一无所知但好奇心很强的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角色设计,加深了作品的俏皮、活泼的韵味,进一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感,让读者可以把自身无碍地带入小白的角色,更有利于网络安全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翟立东说。

确定了角色与内容,翟立东与其团队并未急着将它推送到所有读者眼前,而是开始小范围的试验:从最开始的微信公众号对专业人士试点推送,到覆盖了更多青少年爱好者的抖音平台;从纵深进入各梯度校园科普教育,到走出国门塑造“网安出海”的科普影响力……

“大东话安全”不仅在中科院之声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坚持每周更新将近4年,还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发布国内篇和国际篇连载长达近1年;同时,他们也在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中对网络安全理念篇进行连载载;在第一财经投资参考微信公众平台中发布了大东话安全财经篇等。

而文章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打磨中被团队成员归纳出“六好原则”,即好读,好记,好笑,好传,好玩,好奇。翟立东解释说,好读是效仿白居易,希望文章达到“老妪能解”的地步;好记则是希望读者能够过目不忘,记住其间的关键点,才能完成科普工作的目标任务;至于好笑和好玩,则是要让读者阅读的过程充满快乐,提升阅读体验;好传则是希望文章达到“持续性推送”的目的;而好奇,则是渴望让受众通过大东话安全的新型科普生态系统完成知之者到好之者的转化。

事实证明,对话体与网络科普的结合引发的读者的兴趣。“读者也很欢迎我们这种对话体例。我们在创作一篇文章之前,都会努力的把读者想问的、好奇的、关切的点尽量思虑周全,给读者最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网络安全知识的原貌。”翟立东回忆道。

南京理工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蕴哲曾这样评价“大东话安全”:“我作为一个人文社科方向的学者,对网络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技术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但读了以后,感觉跃然纸上的大东和小白之间深入浅出的对话将相关专业的知识讲清楚、讲透彻。‘大东话安全’不失为少有的科普力作,读来很是有趣。”

打造网络空间安全的百科全书

要做好科普还离不开对受众人群需求的精准把握。翟立东带领团队曾充分调研各类不同受众群体的科普需要。比如跨专业考研的学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对网络安全产生兴趣,可以阅读热点事件篇和网络病毒篇;比如渴望了解国家、地区或企业安全建设的读者,可以选择阅读海外篇、省份篇或央企篇;再比如想要了解网络空间安全的科研情况的话,国家工程实验室篇则能满足这类读者的需求。“我们的设计体系很庞大,可以说尽我们所能涵盖了网络空间安全科普的各个维度,因此也最大限度满足了读者群的需求,做到开卷有益。我们的目标是致力于打造网络空间安全科普领域的百科全书。”翟立东表示。

不仅话题有所侧重,他们根据不同年龄段读者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对传播途径也做出了调整。例如,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会在短视频平台发布;面向渴望有更深了解的受众,则联合腾讯视频、中科海微等推出视频运营、课程建设等微课展示和科普课程。

“‘大东话安全’科普生态系统可以有力地推动网安科普的发展,是一种新颖、优秀的科普展示形式。”王元卓对他们寄予厚望。

“我们还即将推出大东话安全的科普漫画和科普音频,力争在全媒体维度覆盖大东话安全的科普产品,让网络安全新型科普惠及到所有需要的人。”翟立东补充道。

“铁打的大东、流水的小白”

目前,“大东话安全”科普团队是由翟立东及其团队的学生完成。用他的话说,是“铁打的大东、流水的小白”。

“这是我们有意为之。”翟立东解释说,因为做好的科普既需要人才又能培养人才,所以在科研体制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完成一定的科普工作,“我希望他们可以将科学普及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使命”。

翟立东至今还记得,最初学生们的不理解,觉得这件事没有意义。然而,在导师不断引导推动下,学生们终于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中还有更多东西要学习。譬如对事件的真伪判断需要充分调研求证和科学求真的精神来支撑;再譬如保持常态化运营,一周一篇的频率,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小白变化但大东为代表的老师相对稳定。我们经常通过微信讨论头脑风暴,从领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带给读者什么。“每一个任务都是一幅画,只有用心去画,才能画好;要珍惜作画的机会,只有不断去画,才能越画越好。” 大东话安全团队指导老师张旅阳表示。

如今,大东话安全科普团队已经在网络空间安全新型科普领域躬耕四年,开创了属于他们独有的新型科普之路。“我依然坚守初心,广阔的视野,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科普受众都能接触到网络安全知识;笃实的躬耕,是大东话安全科普团队信心的源泉。”翟立东说,“未来,我希望能够带领大东话安全继续努力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科普提供绵薄之力,让更多网络空间安全爱好者能够通过大东话安全了解网络空间安全,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意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