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纲(中)与学生们讨论、交流
王秉纲(中)指导年轻教师作科研
又一批优秀学生获得“王秉纲基金”
2021年4月18日,是长安大学70周年校庆的日子。这天,也是长安大学退休老党员王秉纲入党65周年的日子。为庆祝学校70华诞、喜迎自己的65岁政治生日,以举办第三届“王秉纲论坛”为契机,87岁满头银丝的王秉纲再次为“王秉纲基金”捐赠50万元人民币。至此,他个人捐助总额已达150万元。
王秉纲,结缘公路70载,一直不曾停歇,为国内外公路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学术栋梁,为祖国的交通科技和教育事业奉献了70年!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
1934年1月,王秉纲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一户书香门第。20世纪50年代初,成绩优异的他初中毕业后,进入刚成立不久的东北交通学校(原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与公路的缘分悄悄萌芽。1954年8月,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到东北交通学校选拔学生,品学兼优的王秉纲作为候选人之一参加了这次考试。“题目不难,很幸运的是,我考中了。”
对于在南工求学的经历,王秉纲至今记忆犹新。各科成绩全优又是院学生会干部的王秉纲在校期间积极要求进步,于1956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同期学生中入党较早的一个,是为数不多的学生党员。毕业分配之际,本可以留校的王秉纲被组织安排去支援大西北建设,到西安公路学院(即合并到长安大学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前身)当助教。“服从组织分配啊,党叫干啥就干啥,哪里需要哪里去。”党叫干啥就干啥!回忆起那段经历,老先生铿锵地说。
刚来报到,王秉纲就被派到秦岭公路的施工工地参加野外实践。好学的王秉纲在工地上始终没有间断学习,向身边人学,向实践学,向书本学。1959年11月,王秉纲考入同济大学,师从新中国道路工程专业创始人之一翁朝庆,攻读研究生。翁先生在学术上勤勉严谨,王秉纲很好地传承了这一点,这对他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影响很深。
1963年5月,王秉纲从同济大学学成归来,身为西安公路学院史上第一位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得到了学校的重点培养,历任多项职务。1994年,西安公路学院党委书记孙祖望和院长王秉纲领导开展了一场以“凝聚奋进强体魄,跑步争进211”为口号的竞赛工作。
再回首,王秉纲很是欣慰。“西安公路学院的发展建设过程,我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这是我一生都值得怀念的往事。”
为党育才 为国育人
“给学生上课,就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演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讲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王秉纲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更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王秉纲讲授的课程,学生们几乎从不缺勤,尤其是遇有他的学术报告或讲座,教室里经常是一座难求,过道上也挤满了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次课前,他都会一丝不苟地认真备课,时常调整自己的讲义手稿,在其中写入新的体会心得。
王秉纲80岁时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从教半个多世纪,他先后负责路基路面、路面工程、道路结构力学、路面结构分析理论等8门本科和硕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野外实践中,他坚持与学生一起翻山梁、走细道。有学生笑着说:“王老师在野外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比我们年轻人还快。”
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体会从繁杂现象中看透本质,走上科学探索与创新研究的道路,这是王秉纲教书育人的一贯理念。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王秉纲认为:“作为导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能发现问题还要会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尽快进入研究领域的前沿。要让他们懂得,想把学问做好,得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勤勉努力才可以实现。”
“导师要甘为人梯,努力把年轻人推上去,在学业上严格要求,更要在生活中给予关心帮助。”这是王秉纲带学生时给自己定下的行为准则。学生的每篇毕业论文,他至少要看3遍,小到标点符号都仔细地一一修改。他在科研中更是处处创造条件,自己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基金,让研究生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承担某个方向的研究任务,提供锻炼的实践平台,并提供足额经费,创造条件让学生迈出校门、走出国门,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使他们真正进入学科前沿。
他指导培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累计160余名,很多都成长为公路学界翘楚和学科带头人,像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交通部原总工周伟、“全国模范教师”申爱琴、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教授孙小端、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教授尤占平……
致知力行 踵事增华
王秉纲是我国交通领域著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交通运输研究大会(TRC)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在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公路几乎每一公里都倾注了王秉纲的心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秉纲先后主持了交通部重点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方法和参数研究”,国家科技工作引导性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对策及修筑技术研究”(NO.025)等国家交通运输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为我国路面设计体系的建立以及设计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他主持的“复合式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修筑技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结构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多项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依托科研成果,王秉纲一边完善路面结构力学计算理论与方法,一边着手编写《路面力学数值计算》《道路结构力学计算》等教材。这填补了国内缺乏有关路面力学计算方面教材的空白,也成为从事路面工程设计研究人员自修和学习的重要参考书。
作为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王秉纲也为我国公路交通建养理论研究以及科研创新把准了方向。
滋兰树蕙 初心不忘
“青年教师是高教事业发展的未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鼓励他们做教学与科研双优的合格教师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秉纲注重把学术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主导构建了老中青搭配的道路结构与材料研究团队。在他的指导下,胡长顺科研团队参与的青藏公路系列研究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些年,为了支持并鼓励公路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尽快成才,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王秉纲13年间先后捐资150万元助学。学校教育基金会在此基础上设立基金专项,命名为“王秉纲基金”,用以举办“王秉纲论坛”,并设立“王秉纲青年学者奖”“王秉纲青年工程师奖”“王秉纲研究生奖”。
截止目前,王秉纲的学生们也自发捐助200多万元,基金还接受了企业及社会各界捐助的700多万元,总额已达1100多万元。现已有来自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和法国索邦-贡比涅大学等近20所国内外高校的36名优秀青年师生获得资助。
“我的工资是党和国家发的,这些都是人民的钱,但我年龄大了,花不了多少,花不完的钱再把它‘退’回去,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王秉纲,始终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而他也用实际行动一直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
王秉纲至今仍居住在学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旧家属楼上,80平方米左右还没有电梯的小三室里,摆放的家具都是些很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学生们多次劝他搬到新楼居住,房子宽敞明亮关键不用每天爬楼梯,他却笑呵呵地连连摆手:“3层不高,楼梯也不陡,全当锻炼身体了。”
“作为一名老党员,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还想再为祖国的教育和交通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