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芸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4/6 12:13:34
选择字号:
丘成桐的“成功学”

 

 

“丘成桐不是个天才。”这是1968年香港最著名的数学家黄用诹对19岁大三学生丘成桐的评价。

而这位不是天才的青年,一年后远渡重洋赴美求学,22岁取得数学博士学位,27岁破解世界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成为菲尔茨奖获得者。

面对“非天才”的结论,丘成桐说他“从未感到沮丧”,自己也“并不喜欢‘天才’这名词”,因为解决数学难题需要艰辛的努力,没有快捷方式可走。

事实上,任谁看了丘成桐闪闪发光的履历,都会感慨他本就是天纵之才,但只有读了《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科研道路后,才会明白,即便天才如丘成桐,成功的注脚仍只有艰辛的努力。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美】丘成桐、史蒂夫·纳迪斯著,夏木清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定价:68元

颠沛的童年

丘成桐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历史和哲学讲师。1949年,襁褓中的丘成桐随父母从广东迁至香港。幼时家贫,虽然父亲频频为工作奔波,母亲由朝到晚忙个不停,但因为要照顾的人太多,全家过着饔飱不继的日子。

丘成桐5岁开始上学,瘦弱的小不点要走3公里才能到达乡村小学。上学或回家途中,偶尔能去外祖母家吃上一小碗拌了豉油的饭,就是很隆重的美食了。

最年幼的妹妹出生时,家里十个人住在两个房间里,是丘成桐童年住过最好的地方。

丘成桐小学时成绩平平,直到初二,才开始尝到数学的真正滋味。他甚至自己提出问题:给出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一角和一分角线的长度,仅用圆规和直尺,能否把三角形画出来?

走路上学时,乘火车时,都在苦思,却未能解决。

每周六放学后搭火车有一个空当,丘成桐会在一间书店流连,因为买不起书,他就站在那看数学书。有一天,他发现有本书在讨论自己一直在想的问题,知道自己的“问题”曾难倒不少人,而且是新近才解决的,与两个经典难题同属一类,丘成桐感到飘飘然。

1963年,父亲因病去世,没了家庭支柱,整个家如地震夷平了房子。那年丘成桐14岁。

在大家都以为丘家的孩子要辍学时,母亲却出奇地坚毅,拒绝了舅舅让孩子养鸭的提议,筹措经费并激励孩子努力读书。而丘成桐也决心满足父亲生前的冀盼和自己的志愿——在学术界闯出名堂。

从1964年起,丘成桐一边替人补习数学挣钱,一边学习。1966年,丘成桐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的成员书院崇基书院。在那里,丘成桐遇到了从伯克利来任教的年轻学者斯蒂芬·萨拉夫——从而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在香港中文大学丘成桐得到不少人认可,并被提议提早毕业。为了认定丘成桐的数学才能,就有了开头中1968年的那一幕。

虽“非天才“,但丘成桐仍在三年内完成了四年所有科目的要求,并于1969年在萨拉夫的帮助下,被伯克利研究院录取。

1969年9月,带着一个行李箱,揣着不足100美元,丘成桐飞往旧金山国际机场,开启了他的数学之旅。

卡拉比猜想:从证伪到证明的180度大逆转

甫入伯克利,丘成桐觉得自己过去是“活在小水塘之中”,渴望追回损失的时间,除注册的三门课外,还旁听了六门课,只要时间塞得下,就去参加其他讲座和研讨班。

“好像一个饿得半死的人,突然面对随便吃喝的自助餐,我一概鲸吞”,他从早上八点一直上课,有时课与课之间只有5分钟,但要从校园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往往午饭的时间也省了,教授在前面讲解,丘成桐拿着三明治坐在后排边吃边听。

一年级研究生没有办公室,图书馆就是丘成桐流连的地方。1969年的圣诞节,丘成桐尚不了解这一节日,只发现校园里两个星期空无一人,好在数学系图书馆仍然开放。丘成桐独占图书馆,在那里,他翻看各种数学学报,虽不能完全了解内容,但知道谁写的,能掌握每个数学领域的轮廓,并在脑海中形成广阔的画面,看到哪些科目可以相互配合。

1970年,研究生第一个学期丘成桐就做出了成果,发表了文章。丘成桐对几何的兴趣日渐加深,遇到几何学家欧金尼奥·卡拉比1954年提出的卡拉比猜想时,便被深深吸引,立志要破解它。

但从一开始丘成桐就很清楚,卡拉比并不是个一朝一夕能达成的项目,因此在探究卡拉比的同时,他按部就班地准备了博士资格考试,拜在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门下,又在一年后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最初丘成桐觉得卡拉比猜想“好到难以置信”,所以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去推翻它。终于经过3年,丘成桐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反例,可以证明卡拉比猜想的错误。

1973年7月底,斯坦福大学举行了一个微分几何的重要会议,全世界重要的几何学者都出席了。丘成桐做了一个非正式的报告,介绍对卡拉比猜想构造出的一两个典型的反例。差不多一个小时的研讨会上,与会者中没有人找到论证中的漏洞,包括卡拉比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丘成桐推翻了卡拉比猜想。

1973年秋天,丘成桐收到卡拉比的信,他希望丘成桐把思路扼要写下来。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丘成桐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工作。可当他试着把一个个反例找出来时,却发现仔细检视下并不成功。他把所有证据放在一起,问题出现了,丘成桐发现自己走入了死胡同。

丘成桐这才发现,自己试图证明卡拉比猜想不对的想法是错的,这3年,他走的是冤枉路。这令丘成桐抓狂,但重大挫折后,丘成桐仍决心将问题做下去,而这也让他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他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倾注心力去证明卡拉比猜想是对的。

成功没有唾手可得的,校正了方向后,还要花上3年的努力。1976年新婚后,丘成桐终于在“卡拉比峰”上登顶成功——这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果。

丘成桐说,王国维描述成就大事时的三段经历,正是他证明卡拉比猜想的心路历程。开始时,要找到一个制高点,对整个问题有通透的理解;然后不眠不休、废寝忘食地工作;最后,灵光一闪,突然看到了完成证明的途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丘成桐还用另一句宋词表达解决卡拉比猜想后的心情。

“直到今天,数学依然令我内心激动”

读名人传记,读者当然想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一窥成功的密码。而丘成桐撰写自传也正有分享做学问心得的初衷。

近日,在中文版自传《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新书发布会上,丘成桐说:“我走过一段很艰苦的路,做学问也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希望我这本书能让年轻人看到,成功虽有代价,但努力就会带来好的结果。”

本书英文版成书于2019年,那是丘成桐远渡重洋、赴美求学50周年,时年70岁的丘成桐想以此书讲述自己的学术情怀与经历。

丘成桐说自己曾读过生物学大师沃森的自传《双螺旋》,那是一本讲述沃森和他的同伴发现DNA过程的书。

“我看了很受启发,沃森很年轻,不到22岁就想去解决生物学上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了解生命的基本结构。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他做研究的方法和态度。”丘成桐说,“沃森不害怕竞争对手是诺贝尔奖得主,研究之初也没有想过要拿诺贝尔奖,只是一种狂热的投入。而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动用全部精力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那种非解决不可的热忱和投入。”

丘成桐在年轻时亦立下要做大学问的志向,而且他说,“直到今天,数学依然令我内心激动”。他认为自己对于学问的浓厚兴趣主要源自父亲的教诲。其父研习中国历史、文学和哲学,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国哲学,曾花十多年去研究西方和印度的哲学。父亲学生每星期都来家中聚会,讨论学问,天南海北,无所不谈,兴高采烈。“年幼的我一知半解之余,深深地感觉到做学问的乐趣。”

“我记得我做学生的时候,为了听一个一小时的演讲(不一定是名学者的演讲),走路、乘车、乘船花两个钟头,从来不觉得浪费时间,可是现在有些学生往往睡在床上,打开手机,听网络上的演讲,但也还是心不甘情不愿。”

学问的道路漫长且艰巨,唯有热忱可坚持。“几十年来我研究学问,屡败屡进,却未曾气馁。”丘成桐说,“我和众多朋友开拓的几何分析,也差不多花了十年才成功奠基,虽不敢说是‘以血书成’,但每一次的研究都很花费工夫,甚至废寝忘食,失败再尝试,尝试再失败,经过不断的失败,最后才成就一幅美丽的图画。”

正因为此,心系祖国基础教育的丘成桐,在国内开展的工作首先就是通过竞赛提高孩子们对学问的兴趣。他自2008年起办了中学数学奖、物理奖、生物奖、化学奖等,让中学生可以浅尝做研究的滋味。他还花大量时间,在中国办了6个数学中心,培养更多把学术成就视为最重要目的的年轻人。就在今年,清华大学还展开了一个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丘成桐的目标是在下一个十年,让中国的数学和美国并驾齐驱。

“我1966年中学毕业,我完成我最出名的工作是1976年,从1966年到1976年是10年功夫。”丘成桐坚信中国的时机已然成熟,未来十年,中国人在学习外国学问的同时,也能开辟新的道路,做出“走出第一步”的研究,引领数学研究的走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