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17 15:01:32
选择字号: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特殊之年的仪式感

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生物物理所供图)

赵鑫在操作实验(刘洋摄)

从左到右:郭高峰、徐芬芬、李桃(刘洋摄)

王立堃研究员(刘洋摄)

李栋研究员(刘洋摄)

上联:自噬通路全清楚;下联:相变性质都完美;横批:科研顺利

“科味儿”浓浓的火红春联,环抱着一扇敞开的大门。门扉上贴者一个斗大的“发”字。

“既是‘恭喜发财’,也是希望大家多多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大分子国重)博士三年级学生赵鑫向《中国科学报》介绍着她亲手写下的春联。

赵鑫的老家在哈尔滨,前段时间疫情很紧张。“我当然也想回家过春节,但我担心如果年后不能按时返京,就会耽误了科研工作。”没有太多犹豫,她选择了就地过年。在大分子国重所在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约有60%的学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今年有400多位师生在所里过年——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生物物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个“就地过年”的特殊春节,怎么让大家过得有归属感、有仪式感?研究所花了不少心思。

早在年前两三天,所里就举办了写春联、制作中国结等活动;除夕夜,食堂还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自助年夜饭;线上KTV、寻宝活动等,在避免人群聚集的同时,让大家感受到了热热闹闹的年味儿。

大年初四一大早,李桃、徐芬芬和郭高峰三个博士生就穿上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忙碌起来。工作间隙,他们也会一起回味刚刚过去的那个难忘春节。

“我们组里有10名学生,有8名都是在实验室里过的大年。”他们的导师、大分子国重研究员王立堃说,“能感觉到学生们都挺想家的,但大家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所以我也会和他们在一起,跟他们聊聊家常,这样的春节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我听学生们反馈,这个年过得不错。在这背后,有着研究所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默默努力和默默付出。”大分子国重研究员李栋说。尽管学生们“过年不下火线”,他依然劝大家劳逸结合,好好放松一下,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走进一间间实验室,科研人员就像平常一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蝇,在天平上称量药品,用移液器转移试剂……科研工作紧张而忙碌。在大分子国重建立的30余年间,许多结构生物学上的重大发现,许多人口健康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成果,都出自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中。

这个春节很特殊,但对每一位师生来说,也是科研生涯中一段温馨的平常之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