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江苏大学主办的2021年“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江苏镇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国内外政产学研商各界的国际组织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团体负责人和青年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技术、设备和商贸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格局建言献策。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致辞表示,加强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对维护“一带一路”区域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本次论坛的成功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国际人才、项目对接等提供专业指导与服务。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指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培养高质量人才,还需要汇集优质资源,依托农业装备国际(产能)合作联盟为平台和企业手拉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抱团走向“一带一路”。
开幕式上,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与江苏大学协议备忘录、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尼泊尔合作项目——中尼互联商学院、农业装备国际(产能)合作联盟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巴基斯坦开伯尔省创新合作站、江苏大学(句容)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院、江苏大学(宜兴)现代农业智能和信息化研究院、江苏大学——职行派国际胜任力人才基金、国际人才创新实践基地七大项目举行了签约启动及授牌仪式。
“如何应对疫情时代全球农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如何实现可持续粮食系统转型?”“‘碳达峰’‘碳中和’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论坛上与会专家解析了“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相关趋势和政策。来自德元集团、江苏悦达农业装备、潍柴雷沃等农业装备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与联合国、巴基斯坦、尼泊尔、科特迪瓦等的代表就后疫情时代农业装备国际化人才培养、农业装备企业“出海”遇到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应对策略展开圆桌会谈。
作为本届论坛重要活动之一的分论坛——中非青年发展论坛围绕“非洲局势与中非关系”“中非青年与可持续发展”“非洲投资环境与政策”“中非人才培训”等广受关注的议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2016年,江苏大学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成立我国首个“1+n”模式地方性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和第一个农业装备领域的行业联盟,至今已有吸引100多家企业与江苏大学“抱团出海”,共同为“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与农业装备合作难点和痛点把脉问诊,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领域进一步开展务实和深度合作,在解决农业装备企业“走出去”实际困境中作出实质性贡献。
“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也是由该校发起,自2018年起每年持续举办,2021年论坛关注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将为新一轮高质量“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稳步推进打出组合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