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28 21:00:40
选择字号:
免疫与神经互作加重哮喘新机制获揭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员苏士成团队和教授江山平团队合作,揭示嗜酸性粒细胞胞外DNA网与神经互作加重哮喘新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该文章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同期专评称该研究“为哮喘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苏士成和江山平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宋尔卫院士给予了宝贵的意见。陆艺文副研究员、黄一皎、黎江、黄静颖和张丽芝为共同第一作者。

随着RNA疫苗的成功,针对核酸的治疗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粒细胞胞外DNA网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外核酸信号,在多种重大疾病起到重要作用。既往发现的DNA感受器都在胞内,细胞是如何感知胞外DNA信号之前一直不清楚。2020年,宋尔卫院士和苏士成研究员团队Nature研究文章鉴定首个定位在细胞质膜的DNA感受器CCDC25,并阐明其介导中性粒细胞胞外DNA网促肿瘤转移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合作团队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哮喘肺部胞外DNA网主要来源不是中性粒细胞,而是嗜酸性粒细胞。过敏原诱导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分泌,TSLP促进嗜酸性粒细胞胞外DNA网形成。嗜酸性粒细胞胞外DNA网通过神经内分泌细胞的CCDC25促进神经肽分泌,神经肽加重2型炎症反应。阻断CCDC25能明显抑制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激活和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研究人员还首次系统地鉴定嗜酸性粒细胞胞外DNA网结合的蛋白成分,DNA网上的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eosinophil peroxidase, EPX)放大DNA-CCDC25信号,进一步促进神经肽分泌和2型炎症反应。已有大量研究报道报道中性粒细胞胞外DNA网在多种炎症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他细胞来源的胞外DNA网极少受到关注。

该研究系统地阐明了嗜酸性粒细胞胞外DNA网组成成分和产生作用机制,为多种重大炎症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1-0076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