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思彤 来源:《国科大》 发布时间:2021/10/12 11:59:13
选择字号:
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编者按:农业不兴,无从谈百姓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国泰民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新时代对农业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等农林教育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解开农业革新的时代密码,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现代农学院”)正与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共同成长,朝未来农业无畏前进。

在线上爆火的开心农场中,几亿人所痴迷的种小麦、种番茄已经可以在今天从网络走进现实:自己在家中就可以种植很多独特的蔬菜瓜果,点一点手机屏幕,就可以给它们浇水、施肥,还可以看到它们的长势。收获的果蔬产品不仅可以填饱肚子,更是可以起到缓解衰老、预防疾病等作用。最后再打几个电话,就可以把它们运送到全国各地的超市去……但这并不是现代农业所能做到的一切。因为在未来,农业所能创造的价值,远比我们想象到的丰富得多。

农的发展:何为“现代”?

“我们的温饱问题不都解决了吗?何必要浪费资源开办农学院呢?”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农学院”,一股农学院办学热让不少人都在大声地提出质疑。“但是如果你要是真正地了解我们现代农学院的‘现代’二字,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现代农学院常务副院长冯锋自信地说,“农学不是大家口中的‘夕阳产业’,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朝阳产业。”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人口,百姓的餐桌也越来越丰富。“十三五”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更是已超过60%。一个个数字记录的是农业领域的每一步突破,而这些数字也在越来越多的农业相关领域中不断刷新。“如何结合前沿科技,通过学科交叉,培育优异品种,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这是我们在成立现代农学院时科学家们所深深思考的。”冯锋补充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未来可以实现吃得不仅饱,还很健康,而且对环境更环保”“除此之外,你可以在城市里发展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植物产品生产时采用工厂化的农业系统,这是植物工厂;借助大数据技术、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来支持农业发展,这是智慧农业。”

在各方农业科学家的建议下,为了真正解决农业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将现代农业梦落地生根,2018年1月22日,在这个即将迎来播种季节之时,国科大委托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在其他十多个涉农研究所的协助下,正式成立了科教融合的现代农学院。围绕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目标,现代农学院正稳健发展,目前共设有4个系、25个教研室(含4个直属教研室),学院共有9名院士,46名杰青,专任教师81人,研究生导师439人,任课教师160余人,每年入学的研究生人数在300名左右。冯锋总结,“我们所希望的,就是能够通过现代农学院的平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学学子,为未来农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农的接班人:实现人才创新培养

“如果要问我印象最深的有哪几门课,那实在是太多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级遗传学直博生陆叶子毫不犹豫地说,“比如教授《多维组学》的汪迎春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很有意识地去用问题引导我们,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负责《细胞全能性与再生》课程的刘西岗老师会把背景知识讲得很细致,并且会指定课程相关专题,各小组在课上自发地去展开学习和分享。”除了多样的授课方法令陆叶子收获满满之外,在她看来,老师们的“课程加分项”也是吸引力十足,“比如税光厚老师授课期间组织了课程内容相关的国际会议,并邀请我们参加,这样我们就可以前去学习相关前沿知识,实在是太棒了!”而在现代农学院,这种广受好评的课程还有很多,“《功能基因组学》的板书特别好!”,“《分子设计育种》和《信号转导》都获得过研究生优秀课程呢!”教师们对授课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让卢正宽(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研究生)十分触动,“有些不在京内的老师需要坐飞机高铁来上课,然后上课之后再飞回去搞科研,虽然很辛苦,但是在课堂上你完全感受不到他们的疲惫,只有专注和热情。”

在学院的特色课程设置上,现代农学院科教融合办公室主任石东乔介绍道,“‘科教融合’是国科大的办学特色,再加上农学门类学科科研优势突出,因此现代农学院的教学优势十分显著。老师们会结合研究的前沿性,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分享给学生,而且我们在一些课程中也不断融入信息、数据、管理类的课程内容,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现代农学院专任教师、遗传发育所研究员谢旗于2005年开始为学生讲授《信号转导》这门课程,而每年令他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的选课热情太高涨了,但是为了教学质量,只能控制人数。”而为了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谢旗组织了植物学方向、动物学方向以及微生物学方向的老师们来参与授课。“我对授课团队老师的要求就是将基础理论和实际研究相结合,为不同领域的学生打好基础,后面的课程需要结合实例进一步讲解。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来作答自己擅长的问题。”

石东乔强调,“发挥农业生物科学引领、前沿交叉及多学科优势是我们开设课程的核心宗旨。”因此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所收获的并不只是学生的单向成长,还有教学相长的双向累积。“课程结束后,有很多本学院的学生会主动地来找我交流,还有很多动物学专业的同学也会拿着问题来问我。”谢旗感慨地说,“有的时候这种过程是相互的,因为有些问题我当时没回答出来,后续我就会有意识地去琢磨,然后在下次讲课的过程中,尽力分析得更清楚、更全面。”

除了在课堂上以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当今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和动态,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现代农学院还曾多次组织学子前往遗传发育所等研究所参观,带领同学们了解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温室、影像分析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和动物中心等研究和支撑单元,同时为他们介绍农业领域知名科学家的故事,增强学生们对农业学科的科研自信。石东乔补充道,“除了优秀的教师队伍,现代农学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依托和承办研究所尽其所能地给予学生们领域内数一数二的实验设备,为他们的科研之路做好完备的辅助工作。”

农的传承:让农业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

在现代农学院,农业科学家的精神传承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学院老师们开展学生工作的首要目标。“目前农业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就,都是无数农业科学家辛勤付出的结果,这离不开他们所拥有的家国情怀、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农业科学家精神”“我们想做的,就是培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及国际视野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而这同样需要强大的农业科学家精神作为指引。”

授课课堂上,学院教师们在讲授农业科学的课程时,会把袁隆平先生、李振声先生,以及国际上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诺曼·布劳格的科研创新成就、科学贡献、科学家精神介绍给同学们,用鲜活的事迹让教材立体,用榜样的力量让课堂灵动;学院活动中,多次开展的“走近院士、聆听科学家讲授科学精神”讲座能够让学生们面对面对话优秀科学家,从他们的故事中深刻体会农业研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邀请曹晓风院士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科研之路和科研感悟,邀请原科院院长、原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院士与同学们就农业科学家精神、科学研究选题、青年成长中事业与生活的平衡等问题进行交流。在“知名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中,邀请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著名植物生理学家许智宏院士为学生们讲授农业科学的最新进展,以开阔的视野勾勒了未来农业发展的蓝图;邀请植物工厂研究知名专家、植物研究所李绍华研究员来学院作报告,讲授植物工厂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并指出未来的农业科学研究,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多学科交叉和交流;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开讲“国科先农科技论坛”,探讨如何让科技成果服务三农,推动我国绿色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

学院层面的农业科学家精神培养已经深入到每位学子的心,而这种感触与体会也在通过现代农学院学子的创造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元旦晚会的时候,我们一起编排了一个关于农业科学家的小短剧,叫《农院新希望》。”陆叶子作为2018级现代农学院学生会文艺部的部长,组织并参加了多项学生活动,在这次剧本的策划中,她与同学共同描述了一位农业科学家在大跃进思想爆发背景下脚踏实地守护粮食种子的故事。在学院老师的建议指导下,陆叶子组织的这个短剧大获好评。“我们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出过去年代中农业科学家们的不易,而他们这种在艰苦环境中永不言弃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的学生需要学习和追求的”“也想让更多其他学院的学生们了解我们现代农学院,了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除了编排相关短剧,学院还组织了“书香传递”活动、“农浓心驿”共享雨伞活动、“农的传人”新老生交流会等活动。在校运动会的入场式展示中,学院同学还自发地组织起腰鼓队,以西北汉子的形象展示农民庆祝丰收的喜悦。2019级现代农学院学生会主席卢正宽表示,“在现代农学院,我们可以自由地发挥我们的想法,如果有好的点子,老师们都会给予大力支持,这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动力去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观点。”

农的突破:引领农业研究

2020年,现代农学院共发表300余篇署名国科大的研究论文,包括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等高水平论文。ESI数据显示,国科大农业科学学科排名,2020年提升至全球第24位,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的学科研究水平,现代农学院现在正走在卓有成绩的大道上,其未来的前进之路上更是充满阳光。

现代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在西北艰苦地区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育成的“小偃”系列小麦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李振声先生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主持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为提高盐碱地粮食作物产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洋院士,其《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田志喜老师获得2020年度‘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院实打实的研究成果和所获成绩不仅是荣誉的标志,更是为解决国家农业问题贡献了坚实力量。

在取得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后,现代农学院的老师们会通过讲座、课堂授课等方式为学生带来更细致的研究分享,这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为下一代农学研究突破奠定基础。通过10多年的研究,谢旗带领研究团队在盐碱地里种出了高达6米的甜高粱,对甜高粱的抗逆性、抵抗鸟害等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重要成果。2021年7月,谢旗把这些研究成果带到了学校里,为现代农学院的学生带来了《探讨中国农业的改革—以甜高粱利用设计为例》的科学前沿讲座。“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转型升级,使肉蛋奶消费量剧增,而这也给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饲料宝仓,培育出肥美的牛羊?”“我想让学生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刻在心里,想通过我的分享让更多的学生把握住农学发展的方向,鼓励他们开拓创新,做出对社会有价值的研究。”

在老师眼中,自己毫无保留的知识传递是为学子们搭建的对前沿知识的学习桥梁。在学生眼中,老师们对自己的奉献不仅是一种成长的陪伴,更是一种模范与榜样。这种互动与交流也将在现代农学院的不断发展中,成为学院师生之间最宝贵的财富。

农的未来: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颇丰

“当时出生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所以家里人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而陆叶子也仿佛命中注定般地对研究植物颇有兴趣。“看到它们从发芽,到生长,最后成熟的过程,自己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但是因为身边人对农学学科了解的并不透彻,社会的压力以及身边的质疑始终围绕在她身边。“虽然知道走这条道路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在我看来,解民生之多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老一辈的农业科学家不也正是在一步一个脚印和多年的磨练中做出了伟大成绩吗?我们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陆叶子坚定地补充道,“我们的实验材料需要尽心的付出以及漫长的等待,但是我认为,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努力一定可以反馈到研究成果中的。”

当被问到会选择哪三个词形容现代农学院的学生特点时,冯锋毫不迟疑地答道,“踏实、勤奋、责任心强。”“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们必须要吃苦耐劳,更需要实事求是。基本的田间实践也是必须的过程,因为农学研究最终是一定要落地到实践和田地里,这样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作出贡献。”在今年,现代农学院已经与北京怀柔区桥梓镇口头村正式达成水稻种植合作,让更多的学生们在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就可以有机会到田野之中亲自探索作物生长的无限奥秘。

“我们做科研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诠释农业科学家的精神,不断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为强农兴农、乡村振兴做出革新和创新。”同时,在卢正宽的心中,农学精神还有另一种解读,“在我看来,农学人就是要胸怀祖国,胸怀大地的。每当收获时,心里所涌上的那份丰收的满足是无以言表的,我也想把这种喜悦传递给更多的人。”

截至2021年7月,现代农学院共计800余名学子奔赴全国11个研究所,投身到农业科研工作中去。他们所继承的,是老一辈农业科学家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怕吃苦的精神,他们所渴望的,是在祖国的大地上谱写属于当代农学人的崭新篇章。

远眺一亩亩稻田,一片金黄映入眼帘。穿梭其中,嗅到的是一路稻香,听到的是一曲风声稻浪,感受到的是身边的农民们高喊“丰收了”的喜悦笑声。把手轻轻地放在颗粒饱满的稻谷上,会不禁地微笑起来。因为能体会到指尖所触及的幸福与快乐,因为能感受到稻谷里蕴含着的骄傲与自豪,更是因为,我们正站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