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情常态化,产科医生如何做? |
——专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 |
核心观点:
杨慧霞(左)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中国科学报》: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产科医生面临哪些挑战?
杨慧霞:新冠疫情初期,我们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会不会比普通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会不会像SARS一样,孕妇一旦感染,病情就会急转直下?这些问题在疫情开始时,都是未知的答案。作为全国产科学组组长,我们当初给出的建议是,根据国家和医院制定的一些传染性疾病防护的原则,孕妇做好防护,防止人员之间交叉感染。
产科与医院其他科室不一样,比如择期手术可以选择暂停,但分娩是不能择期的,并且还有很多突发情况需要进行处理。所以,我们要求产科全员到岗、24小时坚守,绝不允许任何一名孕产妇在这个期间被耽误。这就意味着,产科的临床工作量丝毫不能减少的同时,又增加了疫情防护工作。
作为全国产科学组组长以及《中国围产医学杂志》《母胎医学杂志(英文)》杂志共同主编,疫情初期就积极组织全国产科学专家撰写疫情期间孕产妇防护的专家共识。我们主要参考了SARS和MERS时期的孕期防护的要求,同时,又积极与深处武汉一线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专家团队进行密切合作,撰写了全球第一个关于妊娠期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感染后是否会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论著性文章,得到了全球母胎医学领域专家的肯定与赞赏。
杨慧霞(中)学术报告与同道交流
《中国科学报》: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孕妇是否对新冠病毒更具易感性?是否存在母婴传播?
杨慧霞:从初步的研究来看,孕妇和非孕妇的易感性相同。即便是孕妇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其症状和同年龄的非孕妇也是一样的,都会出现发热、乏力、咽喉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也会呈现一系列的改变。
不过,因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需要影像学的检查,比如CT、X光等,很多孕妇担心胎儿因此受影响,存在抵触情绪。
于是,我们很快启动了第二个专家共识,即关于妊娠期能不能做放射检测的问题。围产领域及影像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成员经过查阅诸多文献和资料认为,因疾病进行CT、X光等检查的放射量很小,对胎儿不会产生影响。这一专家组给出的结论,对缓解当时病人的紧张情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二月中旬,我们与中南医院合作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题为《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母婴间传播证据》的文章,该文章的影响力一直位居妇产科领域的第一位。文章介绍了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妇表现特点,同时指出,没有发现孕晚期感染会对胎儿构成垂直传播,这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并被国际多个指南引用。在国际妇产科联盟组织编写一个关于妊娠和产褥期新冠病毒指南的时候,我作为执笔者,也是共同的第一作者完成了指南的制定。
此后,在母胎医学领域,国内也有很多文章发表。曾有文章单纯地根据婴儿抗体阳性,并以此作为母婴垂直传播的证据。为此,我们又着手组织材料进行论证,并指出,不能单纯盲目地根据一项检测指标,尤其是没有进行动态的观察比对的前提下,就盲目下结论,存在由于可能因为检测方法的问题出现假阳性。
我国疫情暴发后,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个学术组织都很重视,孕产妇感染的人数相比其他国家较少。作为产科临床工作者,我们应该第一时间把来自中国的数据进行总结。于是,我们先后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母胎医学杂志(英文)》发表了相关文章,希望能给国内外同行一个指引,让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所认识和了解,缓解恐惧感。
此外,在进行一个科学严谨的论证时,如何拿到一些高质量的样本,我们也进行了很好的科学设计与总结。比如,我们的课题组不仅仅对病人先期进行了总结,还同时设计了统一的病例收集表格,从湖北乃至全国不同地方的116例病例,都采用我们设计的病例调查表统计。总结观察新冠病毒对孕妇的影响会不会随着样本量的扩大而产生偏差。相关论文刊发在《美国妇产科杂志》。
杨慧霞(右3)专注为患者进行手术。
《中国科学报》:新冠疫情趋于常态化后,产科医生又该怎么做?
杨慧霞:的确,新冠疫情逐渐趋于常态化,我们不仅将防疫工作置入正常工作,比如隔离防护、佩戴口罩,同时还要时刻对一些可疑的病人,进行区别对待。目前,对于每一个就诊患者,我们都要进行流行病学史询问。如果来自低风险地区,没有任何暴露和临床表现的患者,我们还要测体温。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再对其进行孕期产前保健。千万不能因疫情的防护而影响孕妇常态化保健。
如果病人需要住院,则需要对其进行核酸与抗体的检测,以确保住院其他病人的安全,对于可疑或还在等待结果的患者,我们要对其进行隔离,尽最大努力减少病人之间潜在的交叉传播。当然,如果遇到孕妇与胎儿有危险,我们会在积极处理风险的同时,对其进行核酸抗体的检测,不会因为等待结果而影响对母婴抢救工作。
(本报见习记者李昕茹亦对本文有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