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爱思唯尔Atlas奖颁奖仪式在青岛举行。中国海洋大学青年教师赵千硕因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而从事的“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区域优先级分析和测绘”研究获得Atlas论文奖。这是我国学者第四次获此殊荣。
此次获奖论文题为“Where Marine Protected Areas would best represent 30% of ocean biodiversity”(海洋保护区中最能代表海洋生物多样性30%的地方),2020年4月发表于国际领先的保护科学杂志Biological Conservation(《生物保护》)244卷。
现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的赵千硕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主要从事海洋保护区域选划、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地理分布、海洋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研究。该研究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Mark Costello、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Fabrice Stephenson与Carolyn Lundquist、德国弗莱堡大学Kristin Kaschner等团队合作完成。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副院长汪岷主持了颁奖仪式并致贺词,党委书记初建松作为嘉宾出席了颁奖仪式。在致辞中,汪岷勉励赵千硕再接再厉,为中国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海洋保护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加颁奖活动的爱思唯尔总部代表Virginia Prada López介绍了Atlas奖的宗旨及评选过程。她指出,Atlas奖旨在奖励为全人类带来巨大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该奖项以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为核心评价标准,每月从爱思唯尔旗下超过4000份学术期刊发表的数万篇科研论文中遴选一篇授予Atlas奖。评审团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5家著名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及权威专家组成,先提名10篇左右候选文章,经过公示及专家委员会评估后,最终选出一篇获奖文章。
赵千硕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这项研究的缘起,并详细阐述了其研究价值及研究意义。
早在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曾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切实保护每个海洋生物栖息地30%的区域,以及全球所有海域的30%。
彼时,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赵千硕密切关注到这一呼吁,并积极投身到相关研究中。
历经三年多时间,赵千硕及其合作者在全球尺度下对应该进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进行了优先级分析和测绘。该优先级分析充分考虑到海洋生物从基因层面到生态层面的因素,是迄今最能代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区域优先级分析和测绘。
此前,赵千硕曾基于20种不同的环境变量数据首次完全测绘了全球表层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而这一测绘结果也被引入到此项优先级分析研究当中。正是得益于长期从事研究的有效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赵千硕得以在新研究中厚积薄发。
作为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呼吁的回应,新研究中的区域优先级分析和选划充分显示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应该进行保护的最佳位置(以下简称为“最优先保护区域”)。
研究显示,“最优先保护区域”主要位于大陆海岸、岛弧和海洋岛屿的周边海域,以及西南印度洋脊、北部中大西洋脊、珊瑚礁三角区(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周围),加勒比海和北极群岛。
虽然“最优先保护区域”只占到全球海域的30%,但其囊括了94%的珊瑚礁和红树林、86%的海草和巨藻海洋草原,以及68%的海洋生物分布。因此,这项研究实现了以最小的区域规划去保护尽可能多的生物多样性。
研究还发现,只有不到1%的“最优先保护区域”处于保护当中。这与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所商定的10%的全球目标相去甚远。
此外,研究指出,大约有58%的“最优先保护区域”位于沿岸海域,因此相应各国可以独自对其进行保护。处于公海的42%的“最优先保护区域”可以通过国际公约进行保护。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格陵兰、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新西兰在各自的专属经济区(EEZ)内有着最大面积的“最优先保护区域”,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
赵千硕最后表示,此次论文获奖,离不开文章合作者的鼎力支持与帮助。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的Fabrice Stephenson与Carolyn Lundquist为获奖论文提供了数据分析方法方面的专家意见;开源数据库AquaMaps的项目管理者、德国弗莱堡大学的Kristin Kaschner为获奖论文提供了AquaMaps数据库当中的全球海洋物种分布数据,并且提供了数据预处理方面的专家意见;奥克兰大学博士Dinusha Jayathilakea为获奖论文提供了全球海草与巨藻的分布数据;长期致力于研究从地方性尺度到全球性尺度生物地理学的生态学家、赵千硕的博士导师Mark Costello教授监督指导了获奖论文从概念化到落实为文字的整个过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