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8/4 14:31:44
选择字号:
从“小事”着手,预防糖尿病收获意外功效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曾预计,至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6.29亿。而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多年占据全球第一。

糖尿病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这并不是确诊得糖尿病后才要开始担心的事,近期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成果表明,不用等到糖尿病,血糖偏高时心血管风险就已升高。

同期一项发表在《心理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关注到了压力这件“小事”:2型糖尿病患者白天的皮质醇水平往往较高,而这一现象有可能影响到空腹血糖的升高。

相关研究成果纷纷表明,从“小事”着手,预防、干预糖尿病可能收获意外功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告诉《中国科学报》,我国糖尿病干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沿的。他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遏制糖尿病蔓延及降低糖尿病相关的大小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式。

糖尿病前期影响人群广泛

近期由《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糖尿病前期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的最新综合分析》,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和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的合作研究。该研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开展了9.8年的随访和分析。

糖尿病前期是指已经出现血糖调节功能受损,血糖水平和糖耐量超出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程度。

该研究中,对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同时参考了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餐后两小时血糖(OGTT 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多个标准。

其随访数据显示,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13%,复合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了15%、冠心病风险升高了16%、中风风险升高了14%。

文章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心内科副主任、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成员黄裕立表示:“通过早期识别和治疗糖尿病前期人群,有很大机会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干预,终生并发症和健康影响将不容小觑。”

这项成果值得注意,因为糖尿病前期牵涉人群非常广泛。根据今年4月同样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滕卫平领衔、主任赵家军、前主任母义明等共同完成的“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居民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35.2%。

然而,“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血糖异常,或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来早期预防,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黄裕立为此感到担忧。

压力因素别忽视

另一项近期发表于《心理神经内分泌学》研究,将焦点放在了皮质醇。

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健康的皮质醇调节遵循昼夜节律:醒时水平较高,苏醒30分钟内会升高50%~75%,随后逐渐下降。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吴健辉指出,早晨醒来后皮质醇水平的短暂升高被称为皮质醇觉醒反应,很多研究认为它是对即将到来的一天的生活事件的心理预期和生理准备。

而在醒来16~18小时后,也就是夜晚,皮质醇水平回到最低点。皮质醇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参与能量平衡和血糖稳态的调节。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合作团队的研究,在包括62%空腹血糖正常者、20%空腹血糖受损和18%已患有2型糖尿病的受试者中,仅糖尿病人群发现皮质醇与血糖水平相关联。

经过多变量调整统计后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苏醒时皮质醇水平增加、皮质醇总量增加以及昼夜皮质醇节律减弱,都与空腹血糖显著升高有关。基线状态苏醒到就寝期间皮质醇的下降速度每减缓1%,后续6年中空腹血糖水平就会每年增加0.19%。

这种关联与体重指数无关。研究者推测该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直接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信号传导来影响血糖代谢。这种机制也在此前的研究中得到过证实。研究团队认为,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皮质醇分泌变化改变血糖代谢的机制,并为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研究通讯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内分泌学家约书亚·J·约瑟称,缓解“压力”是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却经常被人们遗忘。

生活方式干预行之有效

工作和生活中压力过大确实会加重病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一般都会提醒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注意‘放松’,减少‘应激’。”李光伟表示,重视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会帮助他们减少发生糖尿病的机会。并且,他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遏制糖尿病蔓延和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式。”

事实上,糖尿病前期人群早期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研究,是由中国老一代学者开创的。

1986年,我国开展了被称为“大庆研究”的糖尿病预防研究,这是世界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第一个临床试验。它和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DPS)和美国的糖尿病预防计划(DPP)被誉为世界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但它比后两者早8~10年。

“大庆研究”几乎改变了世界糖尿病学者对糖尿病预防的观点,而30年研究成果报告了糖尿病预防能延申到心脑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减少,更被评价为世界领先的突破性进展。

“大庆研究”的前期及长期随访研究证实,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为期6年的中等强度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等方式,在干预期间显著降低了糖尿病的总体发病率、而且这种干预预防糖尿病有长达10年以上的后效应。

“也就是说,早期的时间有限的6年干预,在30年间竟能减少致残致死的心脑血管、眼、肾脏微血管并发症。”李光伟指出,“早期预防比患病后吃药控制的效果更好。”

这些发现为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推广,遏制2型糖尿病的全球流行提供了有力证据。

“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手段,缓解了无数糖尿病人的病情,局部看我们胜利了。但是糖尿病总人口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来越多,致残致死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从全局上看我们还是打了败仗。”因此,李光伟强调,更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更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患者及高危人群更有效控制糖尿病蔓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