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第一次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创新创业园的时候,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以下简称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学院网络安全新工科专业本科生潘博文仍有几分激动,“这里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个“新世界”坐落在校园里,两栋创新创业大楼中目前入驻了20家企业。潘博文进入的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天之卫近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学生们有自己的办公桌椅、专用的讨论室和会议室,可以在十几个工作小组、不同的研究方向间自由流转,手中做的是真正的产业化项目,十几位从事网络安全、软件工程、自动化控制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兼任企业导师。
不久前,哈工大(威海)发布新工科Π型方案。“足不出校”就能在专业与行业间自由切换,是“Π”型人才培养的理想环境。
试水教师创业
山东是有名的制造业大省,支柱产业包括家电、工程机械与重卡、金属冶炼、化工等,前十大行业几乎全是制造业。然而,山东高校却偏向人文,工科高校数量有限。在山东省的发展中对高水平工科大学一度十分渴求。
一座城市想要打造一所知名高校,至少需要三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1985年,威海市引领风气之先,引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到当地建立校区。
作为一所老牌工科大学,校企合作的基础本就不差。尤其是在双创的驱动下,高校希望完成角色转换,由从前的校企合作、国家产业化项目中的“乙方”转变为独立的“甲方”或联合企业的“甲方”,由从前只卖技术,转变为实现关键技术研发的产品批量生产。
于是,2017年,哈工大(威海)诞生了创新创业园(以下简称双创园),并将教师创业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相结合,成为国内最早实践该理念的高校之一。
想法很美好,但做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
“教授牵头做企业,如果对市场前景没有正确的预估,觉得自己技术好,就急于实现技术转化、推向市场获得利润,长远发展并不乐观。”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说。
要求双创园的教师们从“面向产业”到“投身产业”,一个人承担起校企双导师的角色——比起高校,他们更了解产业环境和人才需求;比起企业,他们更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这是纯粹的校内导师或企业导师难以做到的。”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佰玲说。
那么,他们又是怎么破解这一难题的呢?
入口很重要
“入口很重要。”从最初参与筹划到后来担任双创园董事长,哈工大(威海)副校长张文丛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识深刻。“由教授主打的企业入驻前要经过多轮评估,主要看中四个要素——技术竞争力、合作企业后期投资、企业经营团队、市场前景评估。”
要在双创园成立公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授产品成熟,有非常稳定的“买家”企业;一种是与企业“捆绑”,企业主打市场和生产,校方主要负责产品技术。
“所有进入双创园的公司,成熟一个才能进驻一个,条件不成熟不能成立公司,可以通过双创园的创新平台中试熟化高质量科技成果、形成产品,再组建公司。”双创园副总经理石景卉说。
张文丛告诉《中国科学报》,首先,要与合作企业一对一捆绑,且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发展的前两年是最艰难的时期,教师创业很多都“倒”在了前两年,这个阶段后续投资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教师又要搞经营,又要做学术,怎么做到二者兼顾?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创业的老问题。“教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我们并不鼓励教授亲自做经营,而是采用引入经营团队的方式来弥补教授的‘短板’。”张文丛说。
在哈工大(威海)经常采用的两种模式是,教授本身就是董事长,由他负责出面雇佣一个经营团队来管理公司,或者教授作为企业技术负责人,合作企业建立经营团队。这区别于从前的“产业教授”,由教师亲力亲为跑市场。如今,入驻的20家企业中,有16家都是采取教授担任董事长或企业技术负责人的模式。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教师直接面向产品一线,对市场需求更了解,对行业最新技术把握更准确,能带领学生一起向产业前沿迈进。” 王佰玲的又一重身份是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双创园已运行了两年多,没有一家公司因为后续投资不到位而经营不下去。那批挺过艰难期的企业,都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2019年双创园在孵企业的产品销售合同额达2.1亿元,2020年预计达4亿元。
舍得下力气培养学生
仅天之卫一家企业,每年就吸引20名左右的学生加入。而双创园中16家教授挑大梁的企业,几乎涵盖了校区所有的新工科专业方向。
哈工大(威海)教务处处长姜永远表示,Π型人才是产业环境快速变化催生的人才培养新标准,在以往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基础上,增加了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专业+行业两条腿走路。
“我们虽然做企业,‘芯’还是育人心。”哈工大(威海)汽车学院院长、威海天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大方说。
这里与校外企业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舍得花时间、下力气,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每一名新加入的学生,都配备一名研究生加一名导师,手把手带领学生做事。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谢昊刚进入天达时,心情有些忐忑。“置身于一个真正的企业环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里除了有专人带,还有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成长计划”。学生是从什么年级加入的、打算在这里做多长时间、希望能学到什么、毕业后的规划是什么,根据这些不同的诉求,天达准备了十几套个性化培养方案。
每一份“成长计划”,都附有一份时间进度“说明书”。零基础的新生,从写一个程序、调试一块电路板做起,到最终承担工程项目、了解产品和市场,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不得不提双创园的另一个优势——体内循环。双创园中的教师来自不同学院,而一项产品的诞生往往涉及多学科,这又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平台。“这里有校外企业所不具备的高自由度。学生可以在项目组中自由切换,一个项目流程掌握得差不多了,导师就会建议转到另一个小组里去学习新东西。”王大方说。
在不断的历练中,学生一点点具备了“企业人”的素质。一些做得好的学生甚至到大四就能独立负责上百万元的项目,从风险把控到资源调度全部一肩挑。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找上门谈合作。
也有人放弃了高薪企业伸出的橄榄枝,只为心中的一份情怀。例如,进入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工作的潘博文,在一次随团队与公安部门联手破获重大网络诈骗案后,将网络安全视作“全力以赴去做的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