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操秀英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0/7/14 9:42:35
选择字号:
项目评审更为简便公平高效

 

“从我个人经历以及身边同事反馈的情况看,‘三评’改革以来,项目评审更加公平公正。”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中心副教授和军平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私下跑关系、打招呼的情况少多了。”

作为科研链条的关键一环,科研项目评审的质量直接关系科研生态的健康和科技事业的发展。除了力求公平公正,《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实施两年来,科技部等部门还围绕完善项目立项、评价机制等方面推出系列组合拳。

不用再“看关系网有多广”

“作为学术项目领头人,申报项目除了考虑学术水平,还要看关系网有多广,把通讯录拉出来看看。”一位在知名高校担任学院院长的教授两年前曾对媒体倒苦水。

如今,类似的困扰应该会少很多。

“专家们遴选和评审日益规范,寻租空间小了很多,科研人员都将精力集中在凝练科研方向、提高技术水平上,这是我们都喜闻乐见的。”和军平说。这背后是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例,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郭日生介绍道,将项目申报受理、评审立项全过程纳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全程留痕,实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

“对于非保密项目,目前已全面推行视频评审、电话录音、评审专家随机抽取、专家公示、评审结果反馈、立项公示等举措,严格执行承诺制度、项目评审回避和评审纪律,允许项目申报人在评审前提出回避单位及个人,建立项目负责人科研诚信核查制度。”郭日生说。

自然科学基金委则探索建立“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2020年,我委在每个科学部选择部分学科的部分项目类型,开展‘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记录系统和评审机制改革宣传培训机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局长王长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同时,评审专家计算机辅助指派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完善。“2019年,通讯评审专家计算机辅助指派系统已实现学科全覆盖,使用辅助指派系统的项目占比已达98.63%。”王长锐说,目前,该委正在部署评审专家辅助指派系统升级换代,研究制定人工智能辅助指派系统建设方案。

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立项机制

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机制亦是近两年项目评审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

“自上而下”的国家需求与“自下而上”的一线探索充分结合,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专家开展指南编制工作。在指南发布前,还要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开征集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项目指南进行评估,在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后,予以公布。”郭日生说。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同样强调“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由申请相结合。

王长锐以“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重大研究计划为例,“该计划的选题、立项和资助均体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王长锐说,该重大研究计划的选题来源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体现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确定选题后,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8年底举办了两次‘双清论坛’,邀请百名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科学家进行深入研讨,初步凝练了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资助部署建议。”他说,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提出立项设想,组织专家起草组撰写立项建议书。

2019年度上述重大研究计划第一批项目指南发布后,自然科学基金委收到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133份。“这些项目申请针对项目指南中的主要研究内容详细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这体现了‘自下而上’的过程。经过专家评审,我们择优遴选出24项项目予以资助。”王长锐说。

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同时多举措提高评审质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行‘预申报+正式申报’申报方式,预申报只需提交3000字的申报文本,通过信息系统衔接申报书与任务书,重复的信息只填一次,让信息多跑路,科研人员少跑腿。今年,为了应对疫情,我们还全面推行了无纸化申报,尽量减轻科研人员负担。”郭日生介绍道。

程序简化,效率提升,但评审质量应该保证。“预评审环节每个专家评审的项目原则不超过15项,答辩评审环节每组专家评审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天。”郭日生说,会议评审前要组织专家提前审阅申报材料,确保专家充分了解申报项目情况,“由专业机构提前3—5天组织专家通过信息系统审阅项目申报书并提出问题,匿名反馈给申报者,确保专家在会前充分浏览材料和带着问题上会,申报者根据专家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

为使申请人深入思考研究工作的针对性,使评审专家更精准地遴选创新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9年选择部分学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开展了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试点工作。“今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全部进行分类评审试点。”王长锐说。

在一些重大项目以及重点研究方向的评审中,部分专业机构还试行了“多组并行评审”的方式,由3个小组分别进行独立评价,每小组7名专家,各小组专家先独立投票表决和打分,再讨论形成小组意见。

“当各评审小组意见一致时,根据评审结果形成项目安排建议;当各评审小组意见不一致时,将进一步研究后确定立项项目。如果多个团队技术路线不同但各有优势,那就立项支持多个项目。”郭日生介绍道。

自然科学基金委也于2019年底启动实施原创探索计划。该计划以资助原创思想和鼓励科学探索为工作遵循,针对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属性的原创思想,单独设置经费渠道,探索建立非常规的项目遴选机制。

“原创探索计划的实施采用创新的管理机制,突出原创引领,以所提学术思想的原创性、科学性和潜在影响力为评价重点,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加速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该计划正在有序推进,2020年下半年将完成第一批项目的资助工作。”王长锐说。

“我们一线科研人员很欢迎这类尝试,希望在支持创新性和原创性强的项目方面,改革的步子能更大一些。”和军平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