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免疫护照”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向康复的病人发放“免疫护照”,助推复工复产进程。“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没有官方认可。”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王林发表示,无法证明康复患者是否已经具备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成为其中症结。
“免疫护照”的争议再次显示,人们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学特性还知之甚少。在未来论坛近日举办的《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上,王林发指出,当前全世界新冠疫情面临的5大挑战,都和免疫学问题,特别是中和抗体有关。
怎么确定感染过新冠病毒又康复的人是“安全”的,可持“护照”复工复产?群体免疫究竟是否能够实现?怎么确定接种了疫苗就能得到保护?怎样找到至今仍然神秘的“中间宿主”?未来如何防范新冠病毒在人和动物之间来回传播?
“上面这五个我们现在亟需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用血清学的办法,从中和抗体入手予以解答。”王林发说,“鉴于新冠病毒的扩散范围,这个工作量将非常惊人。”
他解释,新冠病毒感染数天到几周后,患者血液内会产生两种抗体——中和抗体及结合抗体,其中中和抗体仅占约5%,但只有这种抗体能阻断病毒继续侵入细胞,因此在治疗和疫苗研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当前通用的血清检测中和抗体方法存在三大障碍。第一是成本高、限制多:用活病毒来做检测,需要高度防护的P3实验室,3到5天的中和实验流程,以及非常有经验的科学家来操作;第二是无法大规模生产和商品化。第三则是难以实现在不同种动物间通用。
“我们不仅要有更高效的血清检测方法,还必须有不限物种的检测方法。”王林发说。因为新冠病毒已知可以感染猫、狗、虎,水貂等动物,蝙蝠、穿山甲和果子狸等也被证明是易感动物,未来极有可能还会发现更多受影响的物种。
今年5月,王林发团队研发出一个商品名为cPass的血清检测试剂盒,能在1小时内检测人和各种动物体内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研究人员以识别中和抗体的蛋白质片段来替代活病毒,使得操作可以在一般实验室开展,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目前王林发团队正在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合作,对大批量康复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根据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将康复血清分为10个等级。
“尽管‘免疫护照’的问题近期难以解决,但我们仍然可以用一些量化指标,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王林发说,“鉴于当下中和抗体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测试的指标,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评级,预测个体的新冠病毒免疫水平。根据目前的实验结果,中和抗体滴度在前50%,个体受到保护的概率较高;如果中和抗体滴度很低,则不能保证个体具有免疫。政府可以据此来考量后续的政策制定。”
他进一步指出,未来疫苗在人群中大量投放时,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的意义将尤为凸显。
“大家知道,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需要测抗体效价,以确认接种者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新冠疫苗很可能也要走这条路。”王林发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未来的测试标准和国际单位将得到统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