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29 7:41:04
选择字号:
探海问底 谋海济国
——中科院海洋所科技报国70年系列报道之五

 

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年学术论坛合影

 研究室在执行西太平洋海上调查航次工作

海洋世界神秘而令人向往,海洋的辽阔、深奥吸引着人类去认知。

海洋就像一个“超大盆”,盆里装着水和鱼。海洋地质学研究的海底、海岸就是这人类乃至海洋生物的生存之“盆”。

看海是惬意的,探海是艰辛的。在中国的黄海之滨,一批批海洋地质研究的骄子们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走来,踏着广阔浩瀚的海岸线,奔赴于波涛滚滚的海洋中,在碧海蓝天下,书写着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之路。

开启中国海洋地质事业先河

1956年9月6日,新中国北京地质学院的首批毕业生秦蕴珊、范时清、叶奕德抵达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所前身)。从此,一片丹心勘碧海,翻涌的海浪见证他们开启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决心。

同年,新中国首个海洋地质研究小组在海洋所成立。

“当时,中国海洋地质研究基本是空白,连中文资料都没有,只有俄文资料。”海洋地质实验室前主任赵一阳回忆说,“在苏联海洋学家指导下,经过努力,1956-1958年期间,秦蕴珊等终于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海洋地质实验室与资料库,填补了我国这一学科空白。”

1958年,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启动,年仅26岁的秦蕴珊被任命为海洋地质地貌组组长。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正式进入水域,依托“金星”号科考船,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独立完成采样到最原始的地球物理勘探。

此后几年,他们从南到北,足迹踏遍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北部湾,发表了中国海洋地质的首批论文和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反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59年1月1日,秦蕴珊等老一辈海洋科学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前身,简称“海洋地质室”),为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从“白手起家”到“若干第一”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

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志刚还记得初接触海洋地质时的“心里没谱”:“海上调查手段和室内研究平台在实验室成立之初都非常缺乏。”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实验室前主任李安春回顾,“白手起家”的海洋地质室喊着口号,创造了若干个中国的“第一次”。

第一次提出和建立了中国大陆架区的沉积模式,编绘了第一幅较完整的陆架沉积类型图;第一次获得了从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的连续地质资料;第一次报道了典型海洋自生矿物——海绿石的种类和形成机理,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矿物——钓鱼岛石;第一次完成了北黄海海底地形地貌的高精度全覆盖的多波束测量,编绘了冲绳海槽南部和北部调查区1:50万沉积物分布图、重力磁力异常图、构造图……

这个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研究室,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在科技兴海的道路上谱写出一曲曲自主创新的华美乐章。

创新发展  搏浪弄潮

1980年,我国首艘专业海洋科考船“科学一号”建成下水,海洋地质室如鱼得水,搏浪弄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

说到此,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乃胜不无骄傲:“海洋地质室率先走出国门建立国际合作。”

1983年,海洋地质室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所联合开展了东海沉积地质调查;1988年,中苏合作,实验室第一批科研人员登上苏联的船去太平洋调查,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走出国门,走进大洋;1989年,中日合作,联合开展海底热流调查;1992年,中韩国际合作开展,合作内容也从海洋地质进一步拓展到海洋生物。

“至此,中国的海洋地质研究领域从黄海、渤海转向东海、南海,转向太平洋;学科发展从传统的沉积构造转向海底工程、海底热流,进一步延伸到海底热液调查等新的学科。”李乃胜说。

2000年,研究室发展为海洋地质过程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2008年,实验室获批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重点布局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潜力、全球变化的海洋记录与沉积过程、深海极端环境的地质过程与探测技术三个研究方向。

新时期,该实验室的多项原创性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验室在俯冲带大地震方面提出了突破性原创理论,被认为可直接用于指导防震减灾工作;发展了深水油气盆地演化研究,为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揭示了冰期低纬陆架风化与碳循环的关系,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了条件;创建了海底热液地质学,推动了弧后盆地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研发了深海原位探测与取样系统,推动了海底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科学与海底战略资源调查研究的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了完善的深海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平台及专业、创新的技术团队。在室内实验分析方面,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超净实验室。近五年,在《科学》《自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近500篇。其中,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是我国海洋地质学科在该期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蓄势期远  薪火相传

在青年科学家的培养中,海洋地质室以老带新,薪火相传。

实验室副主任万世明从事海洋沉积与古气候学研究,国际上首次提出“冰期热带陆架风化”假说。2017至今受邀担任剑桥大学拥有150年历史的国际期刊Geological Magazine编委。

青年研究员高翔首次发现位于地震带下方的慢地震与大地震在流变学上是分离的,成果在《自然》和《科学》主刊发表并得到高度评价,成为多个国际大型科考计划发起的主要依据。

“追求科学、不畏艰苦、团结协作、包容大度,是海洋地质室薪火相传的精神。”李安春笃定指出。“我们将把地质室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坚持面向国家需求,为国奉献……”曾志刚说。

不同的时空,他们发出了同样铿锵的声音!

经过60余年的发展,从这里走出了秦蕴珊、金翔龙、赵一阳、陈丽蓉、高抒、李乃胜、翟世奎、李家彪、初凤友、于洪军、石学法、李铁刚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他们分别活跃在国内外海洋地质相关专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管理部门,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科的发展把脉护航。

实验室自身也构建起一支学历结构合理、梯队层次分明的优秀科研人员队伍。其中,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人,2019年,1人获得首届“科学探索奖”。

百舸争流千帆竞,主动作为书华章。面向未来,海洋地质室全体科研人员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