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26 16:16:18
选择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林科院院长昝林森:
强化秦岭生态保护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秦岭生态保护,尤其是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是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秦岭山区的自然因素影响,极易形成滑坡与泥石流,特别是近些年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和公路建设中产生的大量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据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结果,陕南秦巴山区汉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39万平方公里,年输入长江泥沙达1.2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秦岭植被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而且造成大量土壤残存化肥、农药等进入河道,形成面源污染,引起汉江与丹江水体富营养化。另外,秦岭山区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取得成效显著的同时,治理后一些水保措施得不到有效维护,加上该区降雨量丰富且雨量集中,水保措施水毁情况严重,遇到极端降雨,水土保持措施损毁可能超过38%。加之,监督监测能力跟不上。致使秦岭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将严重影响秦岭山区生态—生产—生计间的协同发展。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林科院院长昝林森提出强化秦岭生态保护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四点建议。

一是,实施秦岭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承载能力与战略配置工程,高质量做好国土空间的规划工作。评估核算秦岭生态系统承载力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明确维系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规模、类型和构成及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划定各类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分析未来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下秦岭山区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提出未来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可持续性管理机制与提升对策,是实现秦岭生态保护与绿色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是,强化绿色化背景下秦岭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成效评估,构建可持续的植被生态支撑体系。结合秦岭山区实施的主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工程,分析不同类型区水土侵蚀过程、水土保持发展历程,综合分析、评估水土保持治理对坡面—小流域—区域蓄水保土效益的成效,总结不同区域水土保持模式、技术、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不同区域以小流域为单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原则下的治理目标、措施布局、关键技术与实施途径,构建高颜值的绿色植被生态支撑体系。

三是,优化经济发展中人为水土流失关键治理技术体系,有效阻控人为水土流失现象。针对秦岭山区生产建设项目中弃土、弃渣工程堆积体稳定性差,水土流失强度大,突发性强,占压土地多,治理困难等问题,研究不同立地条件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特征,建立水土流失风险评估与预警方案,研发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并试验示范,建立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的生态治理范式,为防治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支撑,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构建秦岭生态保护与生态系统综合模拟平台建设,创新秦岭生态永续发展模式。强化秦岭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多部门参与的生态环境生态监控与水资源保护监测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不同尺度水‐土‐生态过程的定位监测,特别是极端气侯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的监测、预报和防控,以及水土流失监测的自动化、标准化和网络化,建立数据共享管理的体制、机制与平台,实现水土保持与生态信息的自动获取与共享。通过社会‐经济‐水‐生态系统关键关联要素之间的定量解析,构建耦合天气‐经济‐水文‐生态模型的秦岭生态系统综合模拟平台,即秦岭模拟器,评估和预警秦岭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城市群发展等对江河水生态环境影响,服务于秦岭生态保护,创新秦岭生态永续发展模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