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 |
论证 “数据可用不可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 |
|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机构和企业等收集了海量社会行为数据。然而社会大数据用于国家公共服务的应用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推进社会化数据合理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又要保障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上和国内信息核心技术领先企业目前正致力于研发“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数据安全融合技术,主要包括多方安全计算、数据脱敏、差分隐私、可信执行环境、联邦学习等。采用此类技术,可以有效突破当前数据安全与使用的两难困境,使得数据能安全地广泛使用。
目前,我国已取得一些代表性技术原创的、自主的、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突破,为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网信办组织相关部门应论证 “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可行性,协调社会化数据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池,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融合应用,由此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战略迈上新台阶。
其次,科技部、工信部应扶持与引导国内相关技术健康、快速发展,保持我国在数据安全融合技术领域的原创性、领先性,为我国自主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提供技术支撑,并积极推动社会数据优先用于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启动示范项目。
并且,要鼓励数据基础条件好的行业和城市,开展基于数据安全融合技术的资源池试点项目,使社会大数据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按用量和用途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有效保障数据本身不被泄露,达到数据“可用不可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