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黎明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谢明星团队、血液科胡豫团队,以“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转归”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循环》在线发表论文。研究表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明显高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北京市援鄂医疗队主治医师冯晓凯、姜纯国为共同第一作者,张黎明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据悉,这是首次在全球相关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阐述新冠肺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普通型、重型及危重症型新冠肺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分别高达13.5%、43.9%、66.2%,主要危险因素为CURB-65评分3-5、Padua prediction 评分大于等于4及D-二聚体大于1.0μg/ml,以上述3项危险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为88.52%,特异性为61.43%。
在援鄂过程中,张黎明团队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率先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脱落导致肺血栓栓塞症(PTE)可能是引起部分患者死亡的原因。随后,团队核心成员冯晓凯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诊断首例新冠肺炎合并肺栓塞也予以证实。
接下来,该团队与武汉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谢明星团队、血液科胡豫团队多次沟通讨论,决定进行新冠肺炎合并深静脉血栓相关研究,同时积极在该院推广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使猝不及防的“遭遇战”演变为多兵种联合的规范科学体系作战,并逐渐夺取患者救治的主动权,最终大大降低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670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