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12 15:20:58
选择字号:
“后浪”里的农业“新青年”

 

“90后”硕士小夫妻李中奇和宁云霞在自己创办的生态农场。

“我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就在我们青年一代手中。”三年前和丈夫李中奇一起从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创办生态农场的宁云霞说。

新思路打得开、新理念接受快、新技术玩得转,这是年轻人干农业的优势。从北到南、从搞科研到创业,“后浪”里的农业“新青年”正为现代农业转型加上自己的注脚。

用新成果服务社会

清晨7点,扬州大学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里已经“热闹”起来,1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整理各种水稻种子,准备开展田间试验。正在国外进修的青年教师周勇通过视频对他们进行远程指导。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周勇无法按期回国。但水稻播种期将至,为了按期完成播种育秧,远在国外的他“倒时差”指导国内学生开展试验准备工作。

解析水稻产量形成的遗传学基础是周勇潜心钻研的课题。四年来,周勇带领团队研究发现了两个可提高水稻产量的基因。

周勇认为,作为大学老师,不仅要耐住性子、俯下身子搞科研,更要传递知识、培育新人,把科研之火传递下去。“当年我的导师曾教导我要‘时怀科研梦、时遵严谨心’,这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传承,我也希望把这份薪火传递下去。”周勇说。

同为扬州大学青年教师,张昌泉10多年来的研究围绕着如何培育优质水稻这一难题展开。为了缩短育种时间,每年2月他都会准时“飞”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进行育种。他一直冲锋在前、亲身示范,没有周末、假期,有时候大年初一还在田间地头工作。

3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的分析,让张昌泉终于找到了控制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基因,还获得了具有适度直链淀粉含量和潜在优良食味品质表现的新种质资源。

“在科研这场超长马拉松里没有‘快捷键’,也没有‘终点站’,只要认准了方向,就要一直跑下去。”张昌泉说。

远在黑龙江,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一群“80后”博士,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临危受命,组成了新冠肺炎检测团队,凭自己的日常所学为抗击疫情默默贡献着力量。

孙元主动请战:“这次疫情给我国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一名党员和科技工作者必须冲锋在前,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李连峰、王金良、张敏敏等人也告别家人,赶到研究所报到。

“这种责任感、使命感,让我们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我在平日做研究的时候有这种劲头,那得多优秀啊!”蔡文通说。

11人的检测小组在十几天时间里,共接受样品4000余份,为黑龙江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用新技术武装“新农人”

5月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御亭农产园,绿油油的麦田正旺盛灌浆。34岁的壮族小伙黎泉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已经在江南沃土忙碌了7年。

一群“新农人”深感责任在肩,怀抱农业初心,用知识、文化和信心深耕着脚下的沃土。

研究生期间,在导师丁艳锋团队学习和实践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黎泉懂得了水稻是有生命的,要充分了解其生长规律才行。

“我要种的田,和父辈不一样。”从蓖麻、香根草的杀虫作用,到利用雌性激素的生物防治方法;从油菜花旋耕入地,到土地翻耕等土壤肥力提高法……像在实验室里一样,黎泉在田间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黎泉从不被“土专家”放在眼里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阳澄湖农业突出贡献人才”、苏州市望亭镇“十佳农民”。

“行业缺人,很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黎泉坦言。

宁云霞学的是园艺专业,李中奇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这三年,钱没赚多少,赚得的是经验。”宁云霞说。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李中奇“想做自己的生态农场,种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李中奇将学校学来的技术理念,与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特色果蔬种植结合,使用微生物和富硒肥进行农业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周边农户传统的种植方式。

夫妻俩还意识到,既要做品质,也要做品牌,不仅要“种得好”,还要“说得好”。

原来的品牌“硕士小玉米”换代升级:筛选种苗,使用微生物菌剂,减施化肥农药,注册新商标“董小棒”,找网红带货……这对“90后”小夫妻已经集结了周边56个农户,手把手地做给农户看、带着一起干。

用新理念推动科创

作为扬州大学农学院一位“80后”教师,胡雅杰还有一个身份——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党委副书记。

自上任以来,胡雅杰主动“牵线搭桥”、引进资源,邀请多个高校、研究院不同学科的专家,跑遍沙头镇12个村,对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等详细走访调研,量身定做可操作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建成多个科技示范点,为种植养殖户、涉农企业家们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和科技服务。

胡雅杰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给涉农企业发展“把脉”,为农民生产解疑惑,不仅让自己的专业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一项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推广至田间。当地农户都称他为“科学家书记”。

而在祖国南端的广州市,活跃着一群为大湾区农业科创贡献热情的农业博士。

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创办不足两年,20余名骨干人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平均年龄不到36岁。

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在筹建阶段,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三夜,制定出“一核两带四区N园”的首期框架规划,陆续和有关部门沟通并取得一致意见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汇报,并得到一致认可。

随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单位一批青年博士、副教授主动联系刘玉涛,申请加盟。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团队,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2019年6月,“水稻产业科技大会”在广州举行,吸引了全世界3000余名专家、企业家慕名参会。大会一改过去地展、会议、论坛“三板斧”模式,线上线下全面展示水稻产业全链条,并“以市场为导向”全国联网,构建起要素交易市场公开大平台,为科学家和企业家牵线搭桥。

在这群农业博士的不断努力下,科创中心用短短1年时间吸引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6.7万家企业、3.2万名专家加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创中心一个月内为广东农业企业直接融资38.48亿元。

这些“逐梦人”不但在这个大熔炉中锤炼了自我,而且在科创中心和原单位之间构建起了稳固桥梁,让科技成果孵化与创新变得事半功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