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HAASO水切伦科夫探测阵列基建完成 |
运行后可实现低阈能、高灵敏度伽马射线源巡天观测 |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水切伦科夫探测阵列(WCDA)3号装置闭水试验已完成,这标志着该探测器的基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将顺利进入3号装置的工艺安装阶段。
WCDA相关负责人介绍,WCDA三个探测器单体全部投入运行后,可以实现全阵列对伽马射线源低阈能的巡天观测,其探测灵敏度、探测阈能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WCDA总面积达78000平方米,由两个150米乘150米的水池和一个300米乘110米的水池共同组成,其特有的“薄壁混凝土现浇边墙+软基土工膜防渗系统+大跨度轻钢屋面结构”设计在国内属于首创,在国际也属领先。
在没有国标可参考的情况下,参建各方实现了优异防渗漏及保温效果;22500平方米和33000平方米的单体建筑实现了光学密闭,保证池内高灵敏度20吋光电倍增管得以在单光子水平下进行测量,池内整体的聚脲防腐体系确保超过80000平方米的钢结构,轻钢屋面在饱和水蒸气环境下长期不生锈。这些高水准的工艺指标,能够确保池内水质长期保持12米以上的紫外光衰减长度,是保证科学观测稳定开展的必要条件,且通过了1号装置和2号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检验。
据悉,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被列为16个优先安排的重大项目之一,于2015年12月31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
该项目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核心科学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宇宙演化、高能天体演化和暗物质研究。为提高探测灵敏度,该项目将建设成由多种探测手段组成的复合式地面粒子探测器阵列,对宇宙线粒子和伽马射线在大气中产生的空气簇射作多参数的精确测量。以测量簇射粒子在水中产生的切伦科夫光为探测技术的WCDA是该项目的三种技术手段之一。WCDA水池于2017年6月份开工建设,2018年2月份1号装置主体工程封顶,2020年4月27日,3号装置完成闭水试验,开始工艺安装。
三号池注水前的情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