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杨静 丁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9 10:53:12
选择字号:
上海交通大学携手爱丁堡大学共建全健康研究中心

 

5月8日北京时间16点(英国时间9点),在上海市、海南省及英国爱丁堡市政府领导、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上海交通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以网络云端牵手的形式宣告成立“全健康研究中心”。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发出《同享一世界共筑全健康》倡议。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提速,人口流动增加、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境加剧变化,一些包括突发传染性、食源性疾病等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加剧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应运而生,并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健康治理过程中实践和应用。“全健康”理念关注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关联性,强调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通过多机构、跨学科、跨地域的协同合作,统一收集分析人类、动物和环境的综合信息,构建传染病综合防控网络,实现对新发传染病的及时预警、有效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但与国际相比,我国“全健康”实践尚处起步阶段,与应用全健康理念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治理需求、将健康融入万策的时代要求尚有差距,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大力投入全健康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这次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加凸显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多项综合排名均位列全国医学院校前列的交大医学院,以及农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凯原法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等覆盖全健康所有相关学科的院系。爱丁堡大学作为英国的顶级学府,是首先将医学院和兽医学院进行联合的大学,在全健康研究上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在全球率先设置了“全健康”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项目。此次两校携手瞄准“全健康”理念的实践探索,正可谓强强联合、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介绍了全健康研究中心筹建过程和研究方向,爱丁堡大学常务副校长乔纳森·塞克尔介绍了爱丁堡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对两校合作、中心发展进行了展望。随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爱丁堡大学校长彼得·马斐森,爱丁堡大学副校长、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院长莫伊拉·怀特共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代表两校宣读了全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名单,中方主任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所长周晓农教授担任;英方主任由爱丁堡大学农业与食品安全系主任、农业与食品安全国际研究院主任、爱丁堡大学助理校长杰夫·西蒙教授担任。

据悉,全健康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围绕人类、动物和环境领域之间的重大健康领域和治理系统,重点聚焦三者之间交叉的“盲点”和“难点”,发展“全健康”学科体系,2020年将率先在我国开展全健康双硕士联合研究生培养,建立全健康研究与实践基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全健康高级人才、为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全健康技术与政策咨询搭建国际顶级平台,形成原创性、引领性、可转化的全健康研究成果和治理范式,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提高我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服务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据悉,该中心计划依托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和第三大岛崇明岛建立全健康实践与培训基地,作为“全健康”理念在真实世界研究的“试验田”,促进全健康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推动全健康体系在我国的落地实施。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专程发来祝贺视频。他说,新冠肺炎大流行深刻表明全球的紧密联系及脆弱性,人类社会发展必须引入全新的思维方式,凝聚起携手应对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挑战的全球共识,这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应该包括全健康理念。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在现场讲话中指出,此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他认为两校携手合作共建全健康研究中心,对于构建全球重大健康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附《同享一世界 共筑全健康》

全健康研究中心倡议

古语有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全健康,是人类健康、动物健康、环境健康——万物健康的统合。疾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健康融入万策”是大势所趋。

我们,上海交通大学与爱丁堡大学,于2020年5月8日,全健康研究中心成立之日,盼以合作增进交流,创新驱动发展。为此,我们发出倡议:

——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打破传统藩篱, 发挥整合优势,共同搭建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平台,发展“全健康”学科体系。我们期盼弥合人体医学、动物医学、环境科学和公共卫生学、健康管理学乃至法律学科之间的“空白点”和“盲区”,凝聚国内外顶尖智慧和力量,聚焦原创性、引领性、可转化的全健康研究成果,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感利钝之有时分,寄雄心于瞪视。在全球以雷霆万钧之势抗击疫情之际,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熠熠生辉。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区与卫生健康领域开放发展为契机,我们期盼以崇明生态岛和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试点基地,实现政策、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互联互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全健康示范区,引领全球健康治理。

——与子同泽,与子偕作;与子偕行,与子共赢。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我们永远铭记在疫情中两国跨越国界、守望相助的真挚情谊,并深切期盼将这份情谊凝结成深入交往、全面合作的厚重基石,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培养卓越人才,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