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动物流感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陈继明联合其兄长、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室主任陈继旺,提出一种新的疫苗策略,直接把活的新冠病毒作为疫苗,装在肠溶胶囊中经口吃下,避开呼吸系统,达到免疫又不致病的效果。研究论文4月22日发表在《医学病毒学杂志》。
“这种活病原异位感染疫苗有很多优点,包括研发周期短、疫苗生产快、疫苗生产成本小、免疫效果强,而且接种很容易,不需要打针,适合人群的大量接种。”陈继明告诉《中国科学报》。
活病原异位感染疫苗有成功的案例吗?答案是肯定的。
据陈继明介绍,美国每年招募的新兵群体经常发生一种和新冠肺炎相似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率高达70%到80%,其中约有20%的人需要住院治疗,少数感染者甚至死亡。它的病原是腺病毒,主要是4型和7型腺病毒。
美国科学家直接把有致病作用的4型和7型腺病毒,装进肠溶胶囊给士兵吃下去,让它们最先感染抗病毒能力很强的肠道,避开娇嫩脆弱的肺部,达到免疫又不致病的效果。美国从1971年开始在新兵群体中使用这个疫苗,一直用到1999年。因为商业原因在2000至2010年间,这个疫苗停用了11年,停用后,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飙升。2011年,美国新兵群体重新大规模使用这个疫苗,至今又使用10年。这个活病原疫苗在美国接近40年的使用历史,不仅证明它非常安全,只有极少接种者发生轻微症状,同时也证明这个疫苗高度有效,将感染发病的人数减少了96%到99%以上。
这个策略适用于新冠吗?陈继明兄弟认为极有可能。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它的近亲SARS病毒,它们都能够在肠道内大量增殖,虽然也会引起一些感染者腹泻,但绝大多数只是轻度腹泻。新冠病毒在很多感染者的肠道中大量增殖,却不导致感染者发病,这是很多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典型特征。
虽然也有一些出现腹泻症状的新冠病人病情很重,但是这些病人主要还是肺部或其他脏器引起的病变导致病情加重的,也就是说,这些病人最初感染地点仍然包括了呼吸系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胃肠道。与薄如蝉翼、免疫细胞很少的肺泡组织不一样,肠壁很厚,淋巴细胞很多,所以肠道的免疫能力很强。
另外,病毒感染导致的肠道轻微炎症,大多数人都能耐受,而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不仅容易导致缺氧死亡,也容易传到血脉紧密相通的心脏,这也有很强的致死性。所以,通过肠溶胶囊把活的新冠病毒送到肠道内,让人体免疫系统和病毒的第一主战场出现在肠道,而不是肺部,是容易战胜病毒,产生坚强免疫力,又不致病的。
当然,这个策略仅有理论推导是不够的,需要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支持。陈继明兄弟指出,即使这个策略获得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支持,在推广应用上,也需要特别谨慎。两人指出,对于少数接种这种疫苗而发病的人,及时给与抗病毒药物或者康复者血浆治疗,也能进一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据悉,活病原异位感染疫苗的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中国。我国在宋代就开始用吹鼻接种活毒方法,预防天花。现代科技,包括肠溶胶囊技术、抗病毒药物等,能显著提升这个策略的安全性。另外,活病原异位感染疫苗在动物传染病防控中也有应用。
展望未来,活病原异位感染疫苗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它能够显著遏制病毒的变异,因为它通过给不同人群接种同一株病毒,能够从生态学上替代原有的各种各样的变异株。这与其他疫苗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其他疫苗的长期使用,都难以避免地加快病毒的变异,因而存在“越免疫,病毒变异株越多,越难防控”的巨大隐患。这个隐患在一些人或动物传染病的疫苗防控中,已经得到验证。
《医学病毒学杂志》主编对此文的评价是,对于不熟悉这个策略的人而言,它看起来是激进的;但是对于新冠病毒,特别是当前形势下,应该考虑这个策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jmv.2592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