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现象,建议加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全国均等化布局。
	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指数的分项指标体系
	
		
			| 
					编号 | 
					分项 | 
					代表含义 | 
					权重 | 
					数据来源 | 
		
			| 
					1.1 |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 
					基本医疗条件 | 
					0.5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 
					1.2 | 
					拥有医生数 | 
					基本医疗条件 | 
					0.5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 
					2.1 | 
					每万人医院床位数 | 
					基本医疗条件 | 
					0.5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 
					2.2 | 
					医院床位数 | 
					基本医疗条件 | 
					0.5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 
					3 | 
					三甲医院数 | 
					优质性医疗资源 | 
					2 | 
					卫计委官网、网络搜索 | 
		
			| 
					4 | 
					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覆盖率 | 
					包容性医疗覆盖 | 
					0.5 | 
					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 | 
	
	该报告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港澳台)的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依据是构建了更具综合性的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指数,包含拥有医生数和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基本医疗条件)、医院床位数和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基本医疗条件)、三甲医院数(优质性医疗资源)和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覆盖率(包容性医疗覆盖)6项分项指标。
	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仍有半数以上城市的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指数在均值水平以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在卫生方面的投资不足。
	具体而言,从2019年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指数看,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成都、太原、重庆、杭州、西安位居前十名。
	从前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看,四个直辖区全部位居其中且排名较为靠前,北京位居首位,其余均为省会城市。除十强外的城市排名中,省会城市也同样领先。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排名前十城市统计描述
	
		
			| 
					城市 | 
					六区域 | 
					城市群 | 
					人口规模 | 
					行政等级 | 
					城市层级 | 
					标准化 | 
					排名 | 
		
			| 
					双鸭山 | 
					东北 | 
					哈尔滨 | 
					II型大城市 | 
					地级市 | 
					4 | 
					1.000 | 
					1 | 
		
			| 
					舟山 | 
					东南 | 
					长三角 | 
					II型大城市 | 
					地级市 | 
					3 | 
					0.911 | 
					2 | 
		
			| 
					太原 | 
					中部 | 
					太原 | 
					Ⅰ型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774 | 
					3 | 
		
			| 
					克拉玛依 | 
					西北 | 
					-- | 
					II型小城市 | 
					地级市 | 
					3 | 
					0.773 | 
					4 | 
		
			| 
					济南 | 
					环渤海 | 
					山东半岛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765 | 
					5 | 
		
			| 
					海口 | 
					西南 | 
					琼海 | 
					II型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3 | 
					0.751 | 
					6 | 
		
			| 
					杭州 | 
					东南 | 
					长三角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642 | 
					7 | 
		
			| 
					北京 | 
					环渤海 | 
					京津唐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1 | 
					0.634 | 
					8 | 
		
			| 
					乌鲁木齐 | 
					西北 | 
					-- | 
					Ⅰ型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3 | 
					0.629 | 
					9 | 
		
			| 
					昆明 | 
					西南 | 
					-- | 
					特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3 | 
					0.584 | 
					10 | 
	
	在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双鸭山、舟山、太原、克拉玛依、济南、海口、杭州、北京、乌鲁木齐和昆明,以地级市与地级省会城市居多,且其中三、四线城市占主体。人口与规模上多属II型城市与I型城市。
	拥有医生数排名前十城市统计描述
	
		
			| 
					城市 | 
					六区域 | 
					城市群 | 
					人口规模 | 
					行政等级 | 
					城市层级 | 
					标准化 | 
					排名 | 
		
			| 
					北京 | 
					环渤海 | 
					京津唐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1 | 
					1.000 | 
					1 | 
		
			| 
					上海 | 
					东南 | 
					长三角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1 | 
					0.729 | 
					2 | 
		
			| 
					重庆 | 
					西南 | 
					成渝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2 | 
					0.721 | 
					3 | 
		
			| 
					成都 | 
					西南 | 
					成渝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608 | 
					4 | 
		
			| 
					广州 | 
					东南 | 
					珠三角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1 | 
					0.519 | 
					5 | 
		
			| 
					杭州 | 
					东南 | 
					长三角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421 | 
					6 | 
		
			| 
					天津 | 
					环渤海 | 
					京津唐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2 | 
					0.417 | 
					7 | 
		
			| 
					武汉 | 
					中部 | 
					武汉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382 | 
					8 | 
		
			| 
					济南 | 
					环渤海 | 
					山东半岛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379 | 
					9 | 
		
			| 
					石家庄 | 
					环渤海 | 
					石家庄 | 
					超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349 | 
					10 | 
	
	 
	在拥有医生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杭州、天津、武汉、济南和石家庄,在人口规模方面均为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在行政等级方面,直辖市与东部省会城市领先优势明显,且均为一、二线城市,表明其医疗人员资源总量较为充足。
	每万人床位数排名前十城市统计描述
	
		
			| 
					城市 | 
					六区域 | 
					城市群 | 
					人口规模 | 
					行政等级 | 
					城市层级 | 
					标准化 | 
					排名 | 
		
			| 
					长沙 | 
					中部 | 
					长株潭 | 
					特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1.000 | 
					1 | 
		
			| 
					太原 | 
					中部 | 
					太原 | 
					Ⅰ型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991 | 
					2 | 
		
			| 
					郑州 | 
					中部 | 
					中原城市群 | 
					特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977 | 
					3 | 
		
			| 
					攀枝花 | 
					西南 | 
					- | 
					Ⅱ型大城市 | 
					地级市 | 
					4 | 
					0.927 | 
					4 | 
		
			| 
					昆明 | 
					西南 | 
					- | 
					特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3 | 
					0.913 | 
					5 | 
		
			| 
					西宁 | 
					西北 | 
					兰州 | 
					Ⅱ型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4 | 
					0.891 | 
					6 | 
		
			| 
					成都 | 
					西南 | 
					成渝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873 | 
					7 | 
		
			| 
					鹤岗 | 
					东北 | 
					哈尔滨 | 
					Ⅱ型大城市 | 
					地级市 | 
					4 | 
					0.870 | 
					8 | 
		
			| 
					乌鲁木齐 | 
					西北 | 
					- | 
					Ⅰ型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3 | 
					0.869 | 
					9 | 
		
			| 
					雅安 | 
					西南 | 
					- | 
					Ⅱ型大城市 | 
					地级市 | 
					4 | 
					0.864 | 
					10 | 
	
	在每万人床位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长沙、太原、郑州、攀枝花、昆明、西宁、成都、鹤岗、乌鲁木齐和雅安,主要以中西部城市居多,中、西部省会城市优势明显,人口规模方面主要以Ⅰ型和Ⅱ型大城市为主,且均为非一线城市。
	医院床位数排名前十城市统计描述
	
		
			| 
					城市 | 
					六区域 | 
					城市群 | 
					人口规模 | 
					行政等级 | 
					城市层级 | 
					标准化得分 | 
					排名 | 
		
			| 
					重庆 | 
					西南 | 
					成渝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2 | 
					1.000 | 
					1 | 
		
			| 
					上海 | 
					东南 | 
					长三角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1 | 
					0.712 | 
					2 | 
		
			| 
					成都 | 
					西南 | 
					成渝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681 | 
					3 | 
		
			| 
					北京 | 
					环渤海 | 
					京津唐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1 | 
					0.617 | 
					4 | 
		
			| 
					郑州 | 
					中部 | 
					中原城市群 | 
					特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451 | 
					5 | 
		
			| 
					广州 | 
					东南 | 
					珠三角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1 | 
					0.450 | 
					6 | 
		
			| 
					武汉 | 
					中部 | 
					武汉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440 | 
					7 | 
		
			| 
					哈尔滨 | 
					东北 | 
					哈尔滨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3 | 
					0.396 | 
					8 | 
		
			| 
					长沙 | 
					中部 | 
					长株潭 | 
					特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360 | 
					9 | 
		
			| 
					杭州 | 
					东南 | 
					长三角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358 | 
					10 | 
	
	在医院床位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重庆、上海、成都、北京、郑州、广州、武汉、哈尔滨、长沙和杭州,主要以东部与中部城市为主,以省会城市与直辖市为主,人口规模方面均为超大与特大城市,且一、二线城市较多,排名较为领先。
	三甲医院数排名前十城市统计描述
	
		
			| 
					城市 | 
					六区域 | 
					城市群 | 
					人口规模 | 
					行政等级 | 
					城市层级 | 
					标准化 | 
					排名 | 
		
			| 
					北京 | 
					环渤海 | 
					京津唐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1 | 
					1.000 | 
					1 | 
		
			| 
					天津 | 
					环渤海 | 
					京津唐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2 | 
					0.829 | 
					2 | 
		
			| 
					上海 | 
					东南 | 
					长三角 | 
					超大城市 | 
					直辖市 | 
					1 | 
					0.800 | 
					3 | 
		
			| 
					广州 | 
					东南 | 
					珠三角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1 | 
					0.571 | 
					4 | 
		
			| 
					武汉 | 
					中部 | 
					武汉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486 | 
					5 | 
		
			| 
					深圳 | 
					东南 | 
					珠三角 | 
					超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1 | 
					0.486 | 
					5 | 
		
			| 
					西安 | 
					西北 | 
					关中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457 | 
					7 | 
		
			| 
					杭州 | 
					东南 | 
					长三角 | 
					特大城市 | 
					副省级与计划单列市 | 
					2 | 
					0.371 | 
					8 | 
		
			| 
					太原 | 
					中部 | 
					太原 | 
					Ⅰ型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371 | 
					8 | 
		
			| 
					南昌 | 
					中部 | 
					环鄱阳湖 | 
					特大城市 | 
					地级省会城市 | 
					2 | 
					0.371 | 
					8 | 
	
	 
	从三甲医院的数量看,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存量与行政级别正相关。
	在三甲医院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深圳、西安、杭州、太原和南昌,东部地区仍然居多,在人口规模方面超大城市占主体,行政等级方面直辖市与省会城市依然优势突出,且前十城市均是一、二线城市。
	报告表明,行政级别、城市规模、城市层级与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正相关;不同区域、类型城市的医疗硬件环境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与人均水平、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医疗服务包容性差异较大;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与城市群发达程度不完全正相关。
	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在城市发展和医疗卫生硬件环境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总量与人均水平的协调性与同步性。
	在大城市发展和完善医院床位数等资源总量的同时,要注意人均水平的同步提升与匹配。
	同时,报告还结合了当前疫情的相关数据,并分析指出,武汉人口外迁存在明显的距离效应和层级效应,即距离近和城市层级高的是主要迁出地;迁出人口比例与确诊病例数呈正向关系,各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医疗硬件环境建设要与城市规模扩张实现高水平协调。
	最后,针对上述发现与问题,报告提出加大医疗资源补短板力度,优化基层医疗资源在城市群周边与中小城市布局和优质资源均等化布局,推动全国健康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等应对之策。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数据库)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