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越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3/7 12:14:50
选择字号:
新冠肺炎比非典狡猾的多:一线专家解读17年抗疫有哪些进步

 

2002年12月初,一种新型病毒性肺炎在广州出现并逐渐蔓延,在全球夺去774人的生命,大家记住了它的名字——“非典型肺炎”。

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又以相似的时间、传播方式和发病症状在全球扩散,让不少人将两者关联探讨。本期,《生命时报》采访疫情一线权威专家,帮你理清新冠与非典的异同,科学解读抗病毒药物相关问题。

受访专家

四川省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组组长、四川省抗击非典专家组组长、华西医院原大内科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冯玉麟

两种病毒只是“远亲”

新冠病毒(COVID-19)与非典病毒(SARS)一样同属冠状病毒,在传播原理和发病病症上表现出较多的相似性。

比如,两者都存在“人传人”现象,都是通过空气经由呼吸道传播;患者感染病毒后都会经历一定时长的潜伏期,发病后可出现发热、乏力、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等症状。

但两者在病毒传染性、感染后病情进展、治疗复杂程度及病理上,却有明显区别:

非典发病急,高热症状明显,主要攻击肺部

新冠传染性强,症状不典型,会侵扰全身

2月16日凌晨,全国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工作完成,研究人员获得病理报告。截至25日,我国共完成了11例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在新冠肺炎对器官损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法医学杂志》2020年2月第36卷第1期上预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新冠肺炎病理特征与非典引起的病理特征类似,但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非典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比非典更明显。27日,在广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院士谈及新冠肺炎病理特点时也提到,相较于非典,新冠肺炎有个突出特点:小气道中黏液非常多,粘稠度很高,阻碍气道通畅,造成继发感染。

从发病情况来看

非典发病较急,潜伏期较短,多为3~5天,发热温度高,症状明显,死亡率高达9.6%。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新冠肺炎死亡率为2.38%。

从易感人群来看

非典患者群体主要是中青年,受累器官集中在肺部。

新冠肺炎所有人群易感,且重症患者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这部分人群多患有一些基础病,因此在发病进程上,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进展更快,缺氧现象明显,如控制不好容易发展为呼吸衰竭。

新冠病毒除了攻击肺部,还会攻击心脏、肾脏、肠道等器官,造成多器官衰竭,因此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难度比非典患者大。

从防控难易来看

1.新冠病毒依靠其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结合力是非典病毒的10~20倍,因此传播性和入侵力更强。

2.新冠肺炎潜伏期相对较长,平均7天,长至10~14天甚至更久,且在潜伏期就已表现出较强传染性。

3.新冠肺炎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病不是急性,不一定出现高热,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有的患者只是有点乏力、头痛,伴有消化道症状,甚至存在无症状(或隐性)感染者,因此疫情控制难度更大。

本次抗疫的三大进步

与非典时期相比,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手段、警惕性、科研能力及救治手段上都有很大提高。

在防控方面,非典时发现病人才隔离,而此次疫情暴发早期,国家就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手段。

治疗方面,在救治指南规范化、更新及时性上有目共睹,即便是地方小医院,也可以根据指南依样治疗,真正做到了传染病规范化防治。

治疗方案更加细致

在非典时期,不少医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虽然在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发展,但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给康复者日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疗,国家卫健委刚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到的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热量、氧疗等基本治疗措施。

此外,李兰娟院士也提出“四抗两平衡”治疗方案,即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并发或继发感染,以及水盐电解质酸碱平衡与微生态平衡。

患者用药更为谨慎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病毒药多数为老药新用,如使用较多的克力芝,但由于其疗效有限、副作用较多,病人往往难以坚持。虽然诊疗方案第七版中又提到此药,但其副作用需要引起注意。

同时,阿比多尔、氯喹、羟氯喹、瑞德西韦等药物也被寄予厚望,它们的研究仍在进行当中。一个新药从研发到动物实验、人体实验、临床上符合统计样本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才能最后决定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也提到,对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包含“康复者血浆治疗”,但血浆的制备有严格条件要求,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可推荐使用。更加重视患者状态

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进展,与个人免疫状态、后续的细胞因子风暴相关。

因此在治疗中,重症医学,即利用呼吸机对肺的支持、ECMO(体外膜肺氧合)对心肺功能的支持等,维持患者各器官功能,挨过病毒攻击时间,就尤为重要。

病毒研究仍要加强

抗病毒治疗必须建立在确诊基础上,但病毒性肺部感染在呼吸科是多发病,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比较普遍,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准确鉴别。

冯玉麟主任说:“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和技术条件弄清感染源,确诊病原微生物,才能进行有效治疗。”

2月中旬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出现疫情后,冯玉麟担任四川省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组组长,在对上百位疑似、确诊患者的救治指导任务中,有一名老年藏族女性令他印象深刻。

这位老人因“咳嗽、咳痰伴心累、气促10天”住院,当时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较低,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多发磨玻璃影,住院前2天于当地疾控中心筛查“新冠病毒咽拭子PCR阳性”。

接收这个病人后,冯玉麟反复查看影像学片子,多次远程会诊,最后断定该患者此次症状是重度心力衰竭所致,新冠病毒感染仅为合并。当地医务人员按照专家们提出的方案治疗,该患者在3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困难减轻,肺部磨玻璃影明显消散,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

新冠病毒远比我们已知的要复杂,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他呼吁各大教学医院建立病毒实验室,加强对病毒的研究。

相关专题:聚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