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24 22:09:36
选择字号:
聚焦关键领域 服务科技强国
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记者获悉,该校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党建与科研工作融合深度上持续用力,基础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多项共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与应用,科技创新贡献影响和活力显著提升,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

上海交通大学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勇于实践创新,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的引领促进作用,把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具体化、部门化、细化实化,与部门实际相结合,创新形式和载体,把党组织旗帜插上改革攻坚主战场。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和支持科研工作,把“探索构建先进的大科研组织管理体系”作为攻坚任务,明确“数质并进、以质为先”的发展理念,加快确立问题导向、服务需求为主的科研模式,推出科研创新文化、科研成果考评等六大改革举措,推动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

目前上海交大已完成大科研体系改革,科研院设立纵向(前沿创新研究院)、横向(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学术成果(学术发展与成果处)、质量管理(科研质量管理处)、地方合作(地方研究院管理处)等部门,形成了全链条全口径体系,为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并发挥学校科技工作委员会作用,建立校院联动交叉融合的高效响应机制,提升有组织的科技策源能力,产生“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与此同时,学校依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引导激励作用,聚焦目标问题导向,设立“重点前瞻布局基金”加强“从0到1”创新,设立“融合集成创新基金”支持团队开展交叉集成攻关。

同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成绩显著,新增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基地,在基地评估方面成绩优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上海交大持续增强项目承接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质量,2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7项成果荣获省部级一等奖(其中教育部一等奖37项)。特别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形成完整自主产业链,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学校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的典型代表成果。学校在智能制造、新材料、操作系统等领域都有很多团队聚焦“卡脖子”难题进行科技攻关,几代传承,久久为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学校专家学者医护人员急国家之所急,在病毒核酸检测、疫情防控健康码、疫情排查机器人、医疗污染物处理、医用防护器具以及专家咨政建言、防控知识普及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五年学校转化科技成果数量累计达895件,居全国高校前列,逐步树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标杆地位。学校成果转化改革工作迎来重大机遇,一门式、阳光化、海纳百川的科技成果转化“交大生态圈”正在形成,科技成果全面对接国家和上海市战略需求成效显著,已经涌现一批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案例。例如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金隼教授团队组建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国家重大专项的成果转化,打破了国外高端数控机床的垄断。

面向“十四五”,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谋划好科技战略规划,加强重点关键领域布局并形成先发优势,抓住转段升级历史新机遇,推动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鼓励问题导向的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的科学研究;在成果转化方面,探索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学校将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针对关键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建成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促进高价值成果转化的持续化和规模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