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仰东萍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22 9:16:33
选择字号:
18小时手术、4位医师主刀、40多位医护人员研判,只为一名29岁脊柱肿瘤患者
小叶的手术“接力赛”

韦峰2.jpg

手术中

冬日午后的阳光铺洒进病房,顿时增加了室内的暖意。小叶躺在病床上,翻弄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她已经在北医三院住了20多天,十分牵挂在千里之外贵州遵义的孩子。查房的医生告诉她,再过几天,她就能出院回家了。她心里盘算着,要给孩子带点什么礼物回去。

小叶是一位间叶性软骨肉瘤患者。就在十几天前,她经历了人生中一场“生死劫”。北医三院骨科、介入血管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多位专家历时18个小时,从她体内完整取下一个涉及脊柱四个节段、胸腰椎和肾静脉的巨大恶性肿瘤。

“看着器皿中晃晃悠悠的肿瘤,我们在场的医护人员如释重负,揪着的心才慢慢放下。直到患者转入ICU病房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我们才彻底地松了一口气。” 作为主刀医生之一、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医师韦峰说。

要阻止骨骼被“吃掉”

今年3月,小叶生完孩子后总感觉腰特别沉,偶尔作疼,自认为是正常的产后反应。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大腿发麻,即使休息后症状也无法缓解,才去了当地进行了检查。

“听说是脊柱上长了肿瘤,我们一下子就瘫软了。”小叶老公说,经当地医生介绍,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北医三院。

据了解,间叶性软骨肉瘤具有高度恶性的特点。好发部位大多位于四肢,上下颌骨高发,脊柱肿瘤很少。由于其影像学特征和普通型软骨肉瘤相似,所以很难鉴别。它们共同特点表现为,大片的骨性破坏区域,同时伴有点状或环状钙化,骨头被逐渐侵蚀,看起来就像逐渐被吃掉一样。

“患者先进行了三个疗程的化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但肿瘤并未缩小,影像学显示左肾静脉内癌栓形成。”韦峰表示,辅助的化疗只能缓解这种恶性肿瘤症状,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手术才是解决小叶的最佳手段。

入院后,小叶患病部位的3D模型很快成型,这即是为了便于患者理解,也便于医生们的讨论。

因为脊柱的周围包绕着重要的脊髓、神经和血管,对脊柱肿瘤进行手术是医学界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长久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也被称为手术禁区。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过程,充满了未知和险境,尤其是要将一个涉及脊柱四个节段、胸腰椎和肾静脉的巨大恶性肿瘤完整切除,这对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一项多科合作的系统工程

鉴于此,韦峰通过微信群、电话与相关科室医生讨论,时常端着笔记本电脑,带着小叶的影像学资料,去对方病房一起研究。随后,北医三院骨科还针对小叶病情展开了大讨论。包括该科主任李危石、副主任田耘、主任医师孙宇等悉数到场。

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综述,结合与相关科室专家讨论结果,仔细研判患者预后,韦峰介绍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包括手术入路分期,左肾的取舍和辅助治疗等。

“手术策略的关键点在于肿瘤的彻底整块切除。”

“该患者的手术治疗是一项多科合作的系统工程,术前不仅骨科,其他相关科室专家也要做好充分的沟通和准备。术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

“从手术分期看,多科上台共同完成可尽量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对患者术后恢复十分有利。但该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风险高,术前务必要提前做好准备,各种预案要充分。”

“患者术后送ICU治疗观察,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

与会专家们从各个入路解剖,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其他科室的衔接,手术医生的安排,麻醉医生的配合,器械的准备、3D假体的准备、输尿管支架的放置等问题逐一进行研讨,并最终确定手术方案。

韦峰1.jpg

韦峰主任(左一)与患者沟通

随后,韦峰耐心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手术方案,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手术前一天,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韩金涛还特意为患者实行了介入下肿瘤节段血管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

良性协作机制是保障

虽然做了充分周密的术前准备,但韦峰心里十分清楚,真正的“考题”还要看手术中临场发挥。

韦峰告诉记者,小叶的手术分三期。一期是后路,由他负责从后面将肿瘤剥离开。植入T8、T9、T10和L3、L4、L5双侧椎弓根螺钉,双侧剥离腰大肌、胸膜,肿瘤双侧缘……放置引流,关闭伤口。

第二期为正前方入路。北医三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磊、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国良和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昌明与韦峰一起,依次手术。手术间内,当其中一人主刀时,另三位自动退后,成为助手。4位主刀医生虽不同学科领域和手术风格,但衔接丝毫无缝隙。

最终,小叶脊柱T11到T I2整整四个节段,连同受累的左肾,顺利被完整切除。但手术远远没有结束。缺损的脊柱如何才能支撑起身躯?对于患者来说,彻底清创术后遗留的大段骨缺损能否被有效修复,是其能否重获肢体功能并恢复正常生活劳动能力的关键。

而3D打印技术无疑是治疗骨缺损的良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教授刘忠军是世界首位将自行设计和研制的3D打印钛金属人工椎体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并获得成功的医学专家。作为刘忠军团队一员,韦峰正是采用的该项技术。

第三期手术继续进行。韦峰从后路打开原手术切口,两侧轮流安装假体螺钉和后方钉棒系统相连,加压后锁紧螺母。安装2个横向连接……为小叶定制的3D打印假体,稳稳植入,为她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长时间手术,麻醉医生全神贯注,维持着小叶的生命体征……

后来,小叶是从病房护士得知,为了她的这次手术,医院至少有40多位专家参与其中。她几次向韦峰提出,希望有机会能当面感谢参与她治疗的每位医生,而韦峰只笑笑附和几句。

韦峰.jpg

韦峰主任(右三)查房

因为北医三院针对脊柱肿瘤早已经形成了多学科诊疗团队,还建立了微信交流群。“这里除了权威专家,还汇集了一批相关专业的年轻临床医生。我们就是希望年轻医生们能通过耳濡目染,学习这种钻研精神和工作方法。”韦峰说,科室里的每位住院患者,他们都要经过仔细研判,绝不会“轻易动手”,只为对得起患者及家属那份沉甸甸的嘱托和期待的眼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怎样快速融入学科圈子?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