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6 14:26:47
选择字号:
勇做海洋科技创新排头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技报国70年记

编者按:

在中国大陆绵延18000公里的海岸线旁有这样一个点,它位于中国地图“雄鸡”的脖颈处。看似“不起眼”,它却是新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摇篮”。70年来,这里诞生了中国海洋科学领域无数个“第一”: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第一艘中国远洋科考船、第一个中国人牵头的大规模海洋科考国际合作计划……70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国计民生的同时,夯实着中国的海洋科学实力,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迈入国际第一方阵。

 

一月的青岛山寒水冷,对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所长王凡来说,这似乎是个暖冬。

月初,由海洋所牵头申报的B类先导专项,在中科院院长办公会上通过最后一轮评议,正式立项。这个项目将带领中国海洋科学走进“印太交汇区”跨圈层交叉研究的“无人区”。

从近海到大洋,70年来,海洋所科学家的“作业”范围不断向远向深拓展。从深耕海洋牧场到解锁大洋奥秘,从把脉海洋健康到护航可持续发展,这支海洋科学研究的“国家队”频频“亮剑”。

“在今天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机遇期,我们要跳出舒适区,开辟新的国际前沿。”王凡说。他希望海洋所总结回顾70年的风雨历程,不忘科技报国初心,勇做海洋科技创新排头兵。

耕海探洋,“接力赛场”显身手

与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一路之隔,海洋所像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海洋科学“旗舰”一样俯视着黄海。

说起来,这艘“旗舰”要追溯到70年前的一个实验室——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自1950年诞生起,这个由童第周、曾呈奎、张玺等组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国立海洋研究机构就把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关联在一起。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新中国第一代海洋人急国家之所急,突破海带、紫菜等藻类人工养殖技术,掀起我国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从此我国海藻产业雄踞世界第一;他们驾驭我国第一艘远洋科考船“金星号”,开展全国海洋普查并首次摸清中国海域“家底”,拉开了新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序幕。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让海洋科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海洋所新一代“接力队”开始推动学科全面复兴。

“这一阶段,‘科学一号’掀开了我国大洋科考研究的序幕,胶州湾野外台站为海洋生态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海湾扇贝和凡纳滨对虾的引进直接推动了我国第二、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王凡如数家珍。

2001年,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的海洋所,跨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从发起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大型国际合作计划NPOCE),打造海洋领域唯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号科考船,到组建深海科学研究中心、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海洋所从学科布局调整、人才队伍建设,到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全面布局。

牡蛎、海参、对虾等重要经济水产物种实现全基因组解析,创建海洋生态牧场渔业生产新模式,有害藻华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在沿海多地示范应用并走出国门……海洋所科技支撑作用日益突显。

牵头组织实施的中科院海洋领域首个A类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在大洋实时潜标观测网、深海探测技术及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使我国有能力真正走向深海大洋,实现了我国海洋科研重要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甚至是“领跑”的根本性转变。

勇立潮头,夯实战力助跨越

2017年,“接力棒”传到了以王凡为所长的新一届班子手里。海洋所进入以“四个率先”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时期。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在王凡看来,对于海洋所来说,就是以“一个中心”为引领,“两个融合”为抓手。

2018年1月,中科院决定依托海洋所,联合烟台海岸带所、南海海洋所等12家院内单位,共同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这样的大联盟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可谓前所未有,也让海洋所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在中科院四类机构中,如果说创新研究院是‘集团军’,卓越中心是‘尖刀连’,特色所是‘特战旅’,那么大科学中心的定位更像是航空母舰或者航母编队。”同时担任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组组长的王凡介绍说。

王凡表示,大科学中心就是把中科院的优势团队、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做单一的研究所做不了的事。“办什么样的大事?就是符合国家、地方发展需求,通过跨所合作,打组合拳。”他补充说。

如今,启动两年来,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成效已经初显。

通过探索构建“1+X+N”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核心科学家团队、重大科技任务的大团队攻关模式,海洋大科学中心立足青岛,推动中科院涉海优势科研力量有效集聚,用实质举措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得到山东省、青岛市的大力支持,正式签署了院省市三方共建协议,支持中心先进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

“两个融合”之一是海洋所与烟台海岸带所的两所融合。“它让两所在学科上互相弥补,在队伍上更加精干,避免了学科重复建设和研究所的无限扩张。”肩挑两所“舵主”之职的王凡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它让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高了解决整个海洋系统问题的能力,让双方4个台站并网运行,实现了黄河口、长江口、渤海、黄海等空间跨度内海洋环境同步观测,为国家决策提供更系统的科学参考。

另一个抓手便是科教融合。中科院跟青岛市共同建设的青岛科教园是中科院在京外建设的首个科教融合基地,通过科教融合引领带动区域科技创新,打造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高地

劈风斩浪,直挂云帆迎挑战

王凡与这届领导班子上任近三年来,一直带领全所努力往前奔跑。

“现在感觉责任重大。”王凡坦承,“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年代,且处于经济、科技转型的关键期。未来,中国能否真正迈入海洋强国序列,现在是关键的机遇期。必须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改革,没有先例可循。科研“无人区”有方向、有目标,但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这个问题我们有清醒的认识。”王凡说。在他看来,改革发展与科学探索一样既要考虑周全,也要大胆尝试,否则可能永远错失机遇。

作为一个走过70年风雨历程的研究所,海洋所能否在未来的70年创造新的辉煌,王凡信心满满,因为这艘“舰船”已经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但他同时指出,其另一面是惯性太大,改变到更快速的运动状态很难。

“所以,我们要敢闯敢试,卸掉一些包袱、一些顾虑,大踏步前进。”王凡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