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4年获奖比例超过15%—— |
国家科技奖的“上海启示” |
|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上海作为全国科技创新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这次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上海科技奖励中心统计,上海市共有52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9%,已连续4年获奖比例超过15%。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牵头完成的项目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自2003年国家重新设立特等奖以来,上海在该奖上实现“零的突破”。
在上海科技奖励中心负责人看来,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上海科创策源能力正在持续提升。而通过分析2019年度上海获得的国家科技奖,也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基础科学研究是源泉
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的源泉。2019年,上海牵头完成的26项获奖成果中,21项为牵头的通用项目,这一数据低于北京,与江苏基本相当,但远高于广东、山东和浙江。
其中,上海市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是近年来获得该奖数量最多的一年,且均为上海牵头,仅次于北京,获奖成果涉及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6个学科领域。
据介绍,上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完成单位均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复旦大学表现优异,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且均为独立完成。在上海市获得的8个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仅有一个项目为多个单位合作完成,其余7个项目均为一个单位独立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教授汤善健独立完成的《随机控制与非线性滤波的数学理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近10年来上海在数学领域首次获得该奖,也是2019年上海所有获奖项目中唯一由一人独立完成的获奖项目。
中青年科学家成为主力
多年来,上海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实施基础研究计划,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在基础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如今,他们已经在国家科技奖评选中成为中坚力量。在上海市21项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中,55岁以下中青年占比高达66.7%。第一完成人年龄不超过45岁的有3位,占比14.3%;介于46~55岁之间的有11位,占比52.4%;56~65岁有6位,占比28.6%;大于66岁的1位,占比4.8%。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师咏勇27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今年40岁就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为2019年度上海最年轻的国家科技将获得者。
分奖项来看,上海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9.25岁;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3岁;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6.5岁。
跨区域科技合作成常态
在上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31个通用项目中,不同区域合作完成的项目有24个,合作省市数量多达22个。其中,上海和北京合作的项目最多,共有14个项目;其次是和江苏、广东分别合作完成9个项目,和浙江合作完成8项。特别是长三角区域合作项目有14个,占全部区域合作完成项目的58.3%,沪苏浙三省的科技创新合作非常紧密。
在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高涨。相比2018年,2019年企业参与完成的通用获奖项目数量明显增多,民企和国企均增加3家,反映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加强。值得关注的是,在作为前三完成单位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从3家增加到6家,增长一倍;国有企业数量从5家增加到8家,也有大幅提高。
据统计,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2019年度有15项通用项目有上海市企业参与,占上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获奖项目的48.4%;较2018年该奖种通用项目中9项企业参与、占比30%,有大幅度提升。此外,上海参与合作的三大奖种通用项目获奖数量23项中,上海市企业作为合作方参与13项,高于高校、院所参与10项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市企业积极整合利用全国优势创新资源的活力和能力。
“十年磨一剑”是普遍规律
重大科学发现、高质量技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获奖成果都是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甚至数十年磨一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果。
从获奖成果代表性成果发表的跨度时间来测算,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通用项目,平均延续时间分别是8.1年、8.3年和11.4年。如果算上前期的科研积累,每个项目的持续时间都超过十年。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牵头完成“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持续20余年;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持续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