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方案”出炉 |
科技国家队将继续做好科技转化 |
上海市政府5月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该市如何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做了展望。“上海要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更大功夫,着力踢好成果转化的‘临门一脚’,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发布会上说。
根据规划,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将分为“两步走”:2020年前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关于该科创中心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吴清表示,要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全力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张江国家实验室早日获批;要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此次发布会同时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5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突破作了回顾。例如,上海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54项;参与了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截至2018年底,向江苏、浙江、安徽输出技术超过3300项,成交金额173亿元。
其中,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亮点”成果频现。如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脉冲峰值功率创世界纪录,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诞生,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等。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等均领先全国。其中硬X射线装置、蛋白质设施等多个设施均落在中科院上海分院。
五年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上海持续发力。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率先建立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应用示范项目,打破国际垄断。其中在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方面,至2018年底,上海有32个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多项研究成果就在其中。以2015为例,该所当年有15项新药研发成果成功转让,合同总额达到8亿元。“上海药物所过去以前沿基础研究为主,现在则秉承‘药物所就要为国家出新药’的理念,让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齐头并进。”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不光在上海,中科院上海分院在浙江和福建等很多地方都在大力进行成果转化推广。
王建宇表示:“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在新一轮创新当中,中科院的科技人员一定会在这个舞台上做好科技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