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宇龙 何星嘉 高宇 袁一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4/10 10:26:28
选择字号:
“微”然成风冷思考
——关于大学生“微商”的调查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微商恐怕只能算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非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仅凭创业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本报通讯员 乔宇龙 何星嘉 高宇 记者 袁一雪

“Nike Air Jordan 11灰毛衣、乔丹11代、真标原盒、真全掌碳纤维碳板……”青岛某高校大二学生胡昊将编辑好的产品介绍和商品照片,发送到朋友圈。胡昊其实刚做微商不久,但他朋友圈的封面图已经换成了代理商品的高清写真,同别人聊起生意经来也头头是道,“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让大家一目了然”。

大学生对朋友圈里的微商都已经见怪不怪,因为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加入到微商大军之中。打折的化妆品、家乡的土特产、时尚的潮牌服装……如今的朋友圈已然变成了“小商场”。

无门槛就开店,经济独立初体验

2016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全国,“双创”一时成为热词。因为入业门槛低,微商成为不少人“赚外快”的首选。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微商的数量也在增长,已占微商总人数的近30%。

“不得不承认,我的每月花销虽然不是很多,却也不少。因为家庭等各方面原因,生活费没有那么多,又不想委屈自己,所以选择成为微商,想办法赚钱。另外,我还希望通过这一身份能认识更多朋友,扩大自己的圈子。”谈到做微商的原因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三学生周克华说。

不占用太多时间,简便易行,且投入经费也比较少,这些优势让很多学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微商行列。而且相较于之前QQ空间的销售模式,朋友圈中的客户黏度和广告浏览率更高。

“熟人经济”与“两圈”融合遇难题

既然销售对象是自己朋友圈中的“朋友”,这就决定了微商“主攻”的是熟人。有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微商”的主要销售对象中,有37.07%是亲戚和朋友,49.43%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同学。

“朋友圈里有好多卖护肤品的,爱美的女孩子其实挺心动的。但是微商卖假货的新闻报道很多,如果不是熟人,用在自己脸上的东西还是不放心去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大三学生戴心怡近期在做代购的同学那里买了一瓶洗面奶。

虽然从熟悉的同学手中购买商品有好处,但其弊端也不可避免。例如,出于熟人之间的人情因素,用户即便有时体验不佳也不会追究。这导致一些假货销售愈演愈烈。大连交通大学大四学生于海就曾从做代购同学手中购买了一款耳机,然而在一个月的“煲机”快乐时光过后,耳机接触不良、杂音过大等问题接踵而来。“感觉买的耳机不是正品,但是碍于面子也不好意思找同学退款,就只能当买个教训了。”于海说。

同时,有时微商的“刷屏”行为也会引起非目标人群的反感。西南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刘伟就为了成为“合格”的微商,每天坚持上货、拍照、修图、发到朋友圈,最终被所有熟人拉黑。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学生赵敏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面对好友的拉黑、屏蔽乃至评论指责,赵敏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商品的质量,让买家放心”。

“我觉得做‘微商’销售,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产品和人品。我选择卖减肥糖的原因就是我亲自用过这一产品,确认了它的效果和安全性。”在经过“微商”团队的专业培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三学生马天晨才正式上岗,开始从事减肥糖的“微商”代理。她认为,应该做有公司背景和团队支撑的正规“微商”,团队也要保证每个“微商”代理的专业性。

平时,每当有回头客购买减肥糖时,马天晨就会根据顾客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其实对顾客也是一种人品上的保证。毕竟任何生意模式都不能脱离社会道德去运行,一个产品就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负责的商家,这个产品就等同于一个废品。”

微商≠事业,权衡学业与创业

在大学生微商群体中,“造富神话”也蒙蔽了很多学生的双眼。2017年11月,一条网上“在家手工串珠超简单,一天能赚400~500元,工资可日结”的广告,引起了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梁双双的注意。她希望借此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财务状态。交纳500元的材料费后,在上级代理的鼓动下,梁双双投入得越来越多,几乎将所有生活费都搭了进去。

然而,她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小串珠全被判定为不合格,并被要求赔偿。销售受阻的梁双双囤了一堆产品在手上,而上级代理则表示不退不换。等她冷静下来,重新解析朋友圈串珠事件,发现这无非是诱导骗取投机者“入职费”“代理费”,以高薪作为诱饵,以“拉人头”赚取资金盘获利的小把戏。

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国家工商总局曾在2016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的通知》,这是微商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法律法规,也是中国电子商会微商专委会呼吁了两年、参加了数次国家决策层研讨会之后的第一个成果,监管部门划清了微商从业的底限、明确了政府管理的边界、指明了行业发展的方向。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微商恐怕只能算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非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仅凭创业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说,在校大学生一旦遭遇上当受骗甚至创业失败亏损,不妨先找学院的老师、辅导员、学生创业指导部门等寻求帮助。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用业余时间做微商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是很好的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李雷鸣认为。当其他同学还在玩游戏、考级、死读书,大学生“微商”已经在积累自己的商业经验,在与人不断的沟通中提前锻炼销售能力以及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不过专家同时提醒,大学生做微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锻炼自身的营销能力和交际能力,但大学生必须要明确当前的首要任务,理性看待“微商”,同时也要找到学业和创业的平衡点,切勿因小失大耽误学业。

《中国科学报》 (2019-04-10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