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19/4/6 16:29:26
选择字号:
北大等7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立项建设论证

 

教育部关于“区域污染控制”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
 
教技函〔2019〕21号
 
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的通知》(教技〔2014〕1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与验收标准〉的通知》(教技函〔2016〕34号)要求,在依托单位自主组建培育基础上,北京大学等7个学校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通过立项建设论证。经研究,我部决定予以立项建设,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三年建设规划
 
有关高校根据建议目标认真研究吸纳论证专家组意见,进一步完善联合实验室三年建设规划,创新建设模式和实现路径,落实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要注重与外方合作单位的战略研讨、管理协调和业务合作。
 
二、着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联合实验室要继续深入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扩大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博士后规模,广泛吸引国际一流学者到实验室长期工作。
 
三、探索国际化运行和管理
 
有关高校要支持联合实验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人事聘用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制度,建设高水平技术支撑队伍和专业化管理服务队伍,实行国际一流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四、广泛开展协同创新
 
联合实验室应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广泛汇聚创新资源,积极争取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参与联合实验室建设,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声誉。
 
有关高校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把联合实验室建设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引擎,并为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经验作出示范。对建设期满并达到建设目标的联合实验室,依托单位可向我部申请验收认定。
 
 
教育部
 
2019年3月22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