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中科院广州分院获奖创历史新高 |
|
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现场。蔡斌/摄
3月2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对2018年度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进行颁奖。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分会场出席会议。
据了解,2018年度的科技奖项包括突出贡献奖2人、自然科学奖22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技进步奖133项、科技合作奖5人,合计176项(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马骏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中科院广州分院获奖创历史新高
中科院广州分院系统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12项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创历史新高。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科技合作奖1项。此次获奖项目涵盖干细胞获取、光遗传技术、特色植物资源产业化、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关键技术等。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潘光锦研究团队完成的项目“病人特异性功能干细胞获取及致病基因精准修复”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针对利用病人尿液来源细胞通过重编程获得多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对干细胞中致病基因进行精准修复、对诱导和修复过程进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获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马隆龙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航空燃料联产化学品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提出了制造农林废弃生物质生产航空燃料的新技术路线,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评价为“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化起到巨大的促进和发展作用”,为可再生农林废弃生物质的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途径。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喜获两项一等奖,其中,“热带亚热带生物与非生物固碳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东省特色植物资源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荣获两项科技奖,分别是何宏平团队独立完成的成果“黏土矿物的表面反应性”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伦敦大学Royal Holloway学院地球科学系讲席教授马丁•门席斯获颁科技合作奖。据了解,马丁•门席斯与中国学者有长达28年的友好合作。
近年来,中科院广州分院积极贯彻落实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围绕中科院广东省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协议,通过积极承担中科院先导专项和广东省重大专项、建设中科院“四类”机构、共建广东省实验室、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等,着眼广东优势特色产业及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重大突破。
深圳先进院斩获四项科学技术奖
据了解,在176项获奖项目(人)中,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斩获4项科技奖,分别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是深圳先进院获省奖数量最多的一年。
由深圳先进院脑所研究员王立平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光遗传技术研发和神经环路解析”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建立了完善的光遗传学研究平台,发展了适用于活体水平光遗传研究的光电极阵列技术;成功解析了大脑处理视觉恐惧信息的皮层下快速反应通路,为理解与本能情绪相关的神经环路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我们以帕金森等病症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寻找特定的发病机制,以精确发现致病细胞靶点并进行干预。”王立平表示,脑疾病医疗负担占中国医疗负担首位。其团队针对光遗传神经调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发,在广东建立了完善的光遗传学研究平台,并深入解析了情绪相关的神经环路功能特征。
可喜的是,深圳先进院研究员郑海荣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关键技术、系统与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攻克了实时心脏成像、脑血管和颈动脉斑块成像等重大临床难题,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变了我国高端影像核心技术缺乏的被动局面。
据介绍,截至目前,深圳先进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已累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项目研究领域涵盖医学成像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纳米医学和肿瘤诊疗、机器视觉及智能人机交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