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3/13 10:46:08
选择字号:
“留下帽子”能否“留住人才”

 

■陈彬

“对于现在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这并不是今年两会上,笔者向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反而是在一次采访结束后,一位来自西部高校的人大代表,给作为采访者的笔者抛出的问题。言语间,这位代表的语气多少有些无奈。

面对持续的人才外流现象,西部高校的尴尬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继去年两会期间,“孔雀东南飞”现象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后,今年两会依然有代表委员对这一问题忧心忡忡。对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出回应,教育部正在考虑制定规范,要求西部高校的人才在离开后,要将“帽子”留下来。

人可以走,“帽子”留下,从这一举措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治理西部高校人才外流现象的迫切心情,但在这份心情的背后,我们似乎也能很明显地品出一份无奈,甚至是无力感。毕竟在2017年,教育部已经针对该现象出台了多份文件,各级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对西部人才手下留情,然而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既然阻止不了你离开,不让你带走一些东西总可以吧!

然而,面对目前中西部高校之间在财力和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在西部地区丢下的东西,在东部就没有办法得到补偿吗?哪怕是一顶帽子?

纵观近两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西部地区人才外流现象所制定的制度,其本质上都是在给人才从西部流向东部设置障碍。比如2017年1月,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中也规定,东部地区高校不得招聘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选。从国内其他高校招聘长江学者候选人时,需由候选人工作单位出具同意函。

从这个角度上说,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的“人可以走,‘帽子’留下”的措施,本质上并无新意,依然是在为人才流动设障。然而,流传千年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告诉我们,对于可以流动的物体,“堵”是没有用的,无论是洪水的流动,还是人才的流动。

在“堵”难以见到效果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转换一个思路。比如,是否可以缩小乃至逆转东西部的“落差”,让人才流向东部的“势能”降低乃至消失呢?

需要强调的是,近些年来,国家对于西部高校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政策扶持,即使有资金的投入,其对象也集中在高校层面。然而,这笔钱是否能够落实到改善高校人才,尤其是高水平人才待遇的工作中,其实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换言之,虽然国家对西部高校进行了大量的帮扶和投入,但高校基层人才生存处境的改善程度,或许并不如看上去的那样“美好”。这很可能是东西部人才吸引力落差如此之大的真正原因。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曾建议,由国家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人才专项联合基金。除学校给予特别薪水待遇之外,再由专项基金为人才补上与东部沿海高校相对应的差额部分,让本来愿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才,不会因为待遇问题而最终选择东部。相比之下,这样的思路或许更能解决西部高校高水平人才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最终起到遏制人才外流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9-03-13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