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丽丽 刘垠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9/3/7 10:19:53
选择字号:
破除“四唯”后,人才究竟该如何评价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善聚善用各类人才,中国创新一定能更好发展”……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被写入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事实上,过去一年间,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制度的硬招、实招频出,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做法就是其中之一。

“开展清理‘四唯’行动的出发点很好,半年来,感觉分类评价有了明显改善,但科技评价体系犹如生态系统,需要时间慢慢修复涵养。更重要的是人才评价是多种因素环环相扣,要达到最终治理,还得从根上去解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现实是很多单位也想改,但究竟怎么改,大家都在摸索。比如我们单位现在就有人建议从之前奖论文转换为奖成果。”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员表示。

破除“四唯”后,人才究竟该如何评价?

设立学术委员会 开展综合定性评价

“破除‘四唯’势在必行,我们单位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说,所里评价的主导思想是不数论文、不看经费,而是看综合评价,基本原则就是看研究成果是否顶天立地。比如,基础研究是否代表世界最前沿的方向,有没有产出创新性的成果;应用研究则看是否进行了产业化,是不是切实解决企业需求。

刘中民表示,化物所研究人员都采用统一的评价平台。“核心是学术委员会,成员从所里200多个研究员中选出35人,45岁以下青年要占一定比例,涵盖不同年龄阶层和学科领域。”他说,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评价时更多是定性的,看研究是否更具前瞻性和潜力。

据该所人事处处长孙军介绍,所研究组组长每两年考核一次,排名最后将被调整。“其实,有些研究组研究经费还可以维持基本运行,有的调整是因为研究方向不对,有的是即使研究方向正确,但一直没有产出重大成果,那就把倒出来的科技资源用于支持其他人才。”孙军说。

孙军表示,这种调整也不是随意的,会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二次论证。对于搞应用研究的,成果产出周期比较长,需要鼓励“冷板凳”精神,如果论证结论是研究组虽然运行困难,但处在发展关键期并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所里仍会给予稳定支持。

基础研究 重视小同行评审

“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要回归到小同行评审上来,这才是科研评价的核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家徐星说。

徐星表示,同行,尤其是小同行,是最了解科研人员科研工作、能力、价值的,他们不需要看职务、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外在东西,而是通过论文内容、口头报告和其他形式,就可以对科研人员进行定性评价,结果也相对真实。

“但由于小同行评审一般是定性的,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可能给关系好的人更高的评价。”徐星说,小同行评审还有另一个问题,即无法解决包括经费等科研资源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分配问题。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定量的评价指标存在的原因之一。

“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过度竞争不利于潜心研究。建议对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人员采用5至8年的中长期考核评价为主,鼓励科研机构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自主部署研究方向、组织研究团队。”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何建华建议,对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给予重奖,一般性论文成果及拥有各类人才和承担课题的数量仅作参考。(科技日报北京3月6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