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晴丹
近年来,科研机构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科研创新效率不断提升。
历经二十多年的深耕,中科院探索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尤其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十年来,中科院系统进行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全院的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有力支撑了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走在前列的同时,新形势下,中科院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四个机构支撑服务体系
2007 年,《中国科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从此奠定了中科院知识产权支撑服务的组织架构和基本体系。
历史脉络里,值得一提的是四个机构的建立。2009年6月,中科院依托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即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
“根据中科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总体部署,中心立足于组建专业化团队,一方面密切跟踪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发展和相关法律研究与实践动态,针对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和法律相关理论方法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开展高层次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人才培训工作。”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副主任宋河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同年6月,中科院依托文献情报中心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和运维“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网”,全面夯实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动态提供知识产权工作信息,组织深度技术趋势分析,支持知识产权管理决策。
2013年6月,中科院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法律咨询服务平台。通过提供法规信息、合同范本、咨询答疑、专业培训、研究指导等,为中科院属单位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营全过程的法律服务,极大提高了院属单位防范法律风险、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为进一步打通知识产权、资本和产业之间的通道,以专业化的服务保障支撑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2016年7月,在原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法律咨询服务平台等支撑服务体系基础上,中科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在院级层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
有目共睹的进步
宋河发表示,近年来,中科院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得以不断壮大,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水平不断提高,走在领先水平。
尤其是《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科院的专利申请、授权数量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2016年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14881件、97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12461件、8170件。
截至2016年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公布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全国科研单位中,中科院研究所通常占据6~8席,且名列前茅。其他类型知识产权如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商标等均衡发展,形成以专利为主,多种知识产权类型并存、相互补充的格局。
不仅如此,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科学院累计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自行实施、作价入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7000件,合同金额超过120亿元。
人才队伍也在逐渐壮大。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科院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数量不断壮大。截至2016年底,中科院从事知识产权管理、转移转化与服务工作的人员共1891人,其中专职人员313人,兼职人员1578人,获得中科院知识产权专员资格人员360多人。
这些进步有目共睹,在引以为豪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亟待完善的地方。
在宋河发看来,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数量虽多但是质量不精,需要更多高精尖的原创性成果转移转化。还应完善现有的培训与教育资源,加大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建设,提高科研人员创造、运用、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以及能力。
此外,面对当前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许多研究所业务出现雷同的情况,宋河发建议,建立专业化内部技术转移机构和专利池运营机制,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8-11-28 第8版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