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星光中国芯工程”创新成果与展望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和总结了“星光中国芯工程”20年来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研发成果大规模产业化、以及在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需求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功经验,并对“星光中国芯工程”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作了“星光中国芯工程”20年成果与展望工作报告。“星光中国芯工程”核心成员杨晓东、金兆玮获得“星光中国芯工程”20周年功勋人物奖,张韵东、林云生、张亦农、周大良获得“星光中国芯工程”杰出领军人物奖,另有12位优秀成员获得“星光中国芯工程”突出贡献奖。
近年来,“星光中国芯工程”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公安部、工信部、国标委组成SVAC国家标准推进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作为联合组长单位共同牵头制定并推广了两代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星光中国芯工程”还推出了全球首颗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人工智能芯片——“星光智能一号”。 邓中翰表示,“星光智能一号”率先应用在基于安防监控SVAC国家标准的智能安防系统,使我国公共安全行业由模拟时代、数字时代进入智能时代,居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年来,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业界对于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之路的讨论十分热烈。邓中翰院士认为:“在物理层面智能芯片的发展已经受到了物理规律的限制,看似已经接近了极限的时候,在信息层面的技术创新还远远没有碰到天花板。”为此,“星光中国芯工程”探索了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深层次发展路径,提出了 “智能摩尔之路”。
邓中翰表示,未来十年,“星光中国芯工程”计划投资100亿元,用于芯片技术研发、标准研究制定、系统应用开发、以及大规模产业化,并基于XPS数字像素智能传感技术和XPU多核异构智能处理器芯片技术,协同研究小样本机器学习技术、深空探测感知系统技术、基于视觉关注的多模信息实时处理技术等八大关键核心技术,服务更多国家战略需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