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 23:44:54
选择字号:
用90件标本追溯90年历史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示意图

书封

《证据:90载化石传奇》,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刘嘉麒<font class=

刘嘉麒院士致辞

11月30日,裴文中在周口店找到的那枚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头骨(标本模型),在中国古动物馆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90周年纪念展” 特展上展出。90年前,它的出现标志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自此“肇始”。
和这枚头骨一同面向公众的,还有一本“十月怀胎”孕育诞生的新书《证据:90载化石传奇》。这本书以90块化石标本为线索,讲述了90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脉络,也折射了中国在90年时间里由弱到强的“进化”历程。
讲述生物演化的壮丽篇章
古生物学是一门以化石材料为基础的学科,化石就是这门学科的命脉。对于已经走过了90年光阴的古脊椎所而言,它所珍藏的无数骨架和石器正是其发展和成功的基础。
一年前,古脊椎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一拍即合,提出了“90件化石,90年历史”的图书策划思路。“然而,经古脊椎所历代科学家双手的化石数以百万计,所管现存标本24万件,要从中挑选90件,难度可想而知。”古脊椎所所长邓涛坦言。
最终,主创团队以“有故事、有颜值、具有广泛性”为原则,分别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以及石器与装饰物的门类中,做了精选。
每一块化石都有独立的传奇故事。作者对它们的解读包括了主要特征和重要价值,发现和发掘的过程、地质背景、挖掘和研究技术的突破,以及历史影响等。
书中还配有二维码,包括张弥曼院士、吴新智院士在内的28位古生物学家通过视频亲自介绍了他们所研究的化石标本,让读者深入了解化石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首先展示的是从鱼到人生物演化的壮丽篇章。” 邓涛表示,书中的这些化石无一不是对阐明生物演化、判断地层时代或重建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
例如,初始全颌鱼连接了软骨“原颌”和硬骨“新颌”,半甲齿龟弥合了从腹甲向背腹甲演化的缺环,它们都是进化论中特别关注的中间过渡类型;地层时代主要依据化石确定,如赫氏水龙兽、南雄阶齿兽就分别是三叠纪和古新世的标准化石;西藏始攀鲈生存于热带温暖水体,西藏披毛犀活跃在高原冰天雪地,则是探究气候环境变化的关键线索……
本书作者之一、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提到,这些化石的组成,最终构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它们在演化进程中的位置。
还原历史的脉络
标本虽是主角,但本书最大的特色,是把每个故事置于具体的历史叙事的情境里。“战争、新中国成立、运动、改革开放,这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无一不在这门学科前行的路上有所折射。”本书作者之一、古脊椎所副研究员吴飞翔指出。
因此,全书采用了编年体例,共分九章,从1929年始,到2019年止,每十年为一章,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古脊椎所,以及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脉络——肇始、动荡、新生、蓄势、不屈、重启、起飞、爆发、繁星。
值得一提的是,90件标本中仅有4件发现于1949年之前,当时的古脊椎所还只是地质调查所一个小小的新生代研究室。直到1953年4月,古脊椎所在北京成立,并设周口店工作组,成为我国第一个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研究的独立机构,这门学科才真正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并逐渐成长为全世界该领域研究最活跃的地方。
二战期间,本该漂洋过海避难的“北京人”化石,在一片混乱中不知去向。日军曾“约见”裴文中,追问这些化石的下落,可他宁肯在铁窗度日,也拒不回答。后来,裴文中、贾兰坡用尽余生去找寻它们,却终不得见。
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在新书发布会上说:“作为后人,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件事。因为,使命还未完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事宜,请联系: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