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2 15:55:51
选择字号:
聚焦“智能城市” 关注“新技术、新生活、新人类”
2019年“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召开
“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新书发布

 

11月22日,2019年“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开幕。本次论坛以“智能城市:新技术、新生活、新人类”为中心议题,呼应2017年国家提出的“智能社会”建设思路及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场景中的新应用,及其由技术引发的新型社会形态,着力于从存在论角度展望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会议聚集国内大批知名研究者,期望从跨学科、多维度、历史与现实交织、海外与本土融合的视角探讨城市与传播的重大议题,并对当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知识生产提供给养。

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主任黄旦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以“设计师眼中的智慧建筑与智能城市”和“感官城市:智能时代的媒介生产”为主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王昌、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先后从不同专业领域背景和视角出发作主旨演讲。

今年在论坛上发布的论文和小组发言共计53篇。聚焦“中国‘饭圈’的日常生活实践:文化与行动逻辑”“智能城市中的治理、媒介与公共生活”“数字化生存与新闻业未来”“媒介与‘边界’的重塑”等丰富话题,另分设有3个分会场、共9场分会议。来自建筑设计、公共管理、国际关系、文学、艺术创意、博物馆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志同道合者充分进行了跨学科的交流与协作。

作为论坛的另一项组成部分,11月23日下午,“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新书发布会将在“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召开。“媒介道说”译丛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从英国著名学术出版机构Polity Press引进的一套前沿学术丛书。译丛共包含6种图书,分别阐释了6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对媒介的认识与思考。译丛由黄旦和孙玮主编。

值得一提的是,该套丛书的译制首创“译者征集令”,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译者,并邀请专家评审、筛选,确保了译文质量。根据黄旦的阐述,“媒介道说”就是媒——介的召唤和应答。译丛期望读者从新的、立足媒介自身内在力量的角度出发,破解传统传播学中将媒介视为工具的固化思维。译丛的多学科特征,恰表明了“媒介”在当代社会中海纳百川的重要地位。“只有共同聚集,共同思考,共同道说,才能携手创建中国传播研究的新蓝图。”

据悉,“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多年来连续举办的主题学术论坛,今年已举办至第十三届。作为主办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于2002年12月获批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中心进一步凝练方向,聚焦于新媒介技术语境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社会交往革命,并以“城市传播”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立足本土的经验场域,力图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版图,回应学科建设的切实需求。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