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苑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6 9:08:37
选择字号:
彭永臻:把国家重大需求放在科研首位

 

人物小传

彭永臻,1949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68年至1973年为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1973年进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习。1981年作为中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85年获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与新技术。

 

秋日的北京,天高云阔,正是一年中难得的好光景。对彭永臻来说,这也是个忙碌的季节。

早上9点不到,脚步声急促,彭永臻瘦高的身影,出现在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门口。

他步履飞快,走走停停,声音像邮件一样清晰准确地投向不同的实验室:“方庄污水处理厂实验怎么样”“去济南的时间定了吗”“你的论文我看完了”……一时间,所有实验室都动了起来。

目前,全世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99%以上都采用微生物处理。让“污水还清”、解决污水脱氮除磷难题、研发新工艺技术,并努力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是彭永臻的科研主攻方向。

北京、海口、赤峰、珠海……全国各地的污水处理厂,都能看到彭永臻带着学生们勘察取样的身影。“我在做学术交流时,都是讲具体工艺、具体技术和具体创新。”彭永臻始终站在科技研发第一线,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彭永臻带领团队协助与配合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将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应用于10余座北京城市污水处理厂,率先突破厌氧氨氧化菌工业化、规模化应用的难题,并建立了我国第一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厌氧氨氧化工程建设,解决了北京市污泥消化液处理难题。

几十年扎根一个具体研究方向、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彭永臻这样的院士,并不多见。有企业曾用高额的科研经费请他换方向,他拒绝了;一些容易出论文的新方向,动摇了学生们的心思,凭借专业眼光,他笃定地说:“污水脱氮除磷再过50年还有新需求,更需要不断创新,你们要有信心。”

有人问彭永臻,为什么这么“轴”?“科研工作必须把国家重大需求放在第一位,解决国家急需的问题。只有科研不断创新,国家才能发展。”彭永臻对科学家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

从2011年起,经过多年攻关,彭永臻带领团队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了该领域的前十篇论文,并在工程上得到了验证。在他们之后,国外才有研究机构跟进相关研究;2009年以来,彭永臻和其学生在更广泛的污水脱氮除磷领域,发表的论文始终在国际上稳居第一。

在彭永臻的高标准、严要求下,2016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首个依托北京市属院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同年,彭永臻带领申报的“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成为首批依托北京市属院校的创新引智基地。

在繁重的科研工作外,彭永臻的教学热情依然饱满。这个学期,他仍给本科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和一周一次的研究生课程“污水处理新技术”。科研与育人,在彭永臻心中是一体两翼。

在外国学术界有个默认的规则,博士生毕业之后,为了防止师生竞争,学生必须要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否则就叫“没有断奶”。但彭永臻从不要求自己的学生“断奶”,甚至还主动为他们铺路。

几年前,彭永臻招收了一名来自兰州交通大学的在职博士生,叫陈永志。陈永志在彭老师指定的科研方向上,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临近毕业的时候他为自己今后的科研方向感到有些发愁。彭永臻看在眼里,在一次请学生们聚餐时主动对陈永志说:“你现在该写国家基金的申报书了。”陈永志忍不住向老师坦陈了自己的担忧。却没想到,彭永臻宽慰他:“没关系,你就以目前的研究方向申请吧,写完了我帮你修改。”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陈永志如愿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今已经成为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教授。

“我从不担心学生与我竞争,而且希望他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的学生在一些具体研究领域,文献读得比我都多,对专业的理解很深刻,未来能作出更大的贡献。”彭永臻希望把自己所有的毕业生,都培养成优秀的科技人才。

他对学生的关心,从学术里,一直延伸到课堂外。只要不出差,每周都与学生们进行两到三次的篮球较量,已经成为北京工业大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打球,也是更近距离地与学生们交往的过程,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彭永臻用这种方式,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

桃李不言。学生们平时虽然叫着“苦”,说老师“要求太严,压力大”,还哭诉着“论文改七八遍是常事”,但背地里,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他“如父如友”。

高强度的工作、矫健的身姿,配上洪亮的嗓门,让人们几乎忘记,出生于1949年的彭永臻,已年至古稀。

“我与共和国同龄。”彭永臻话语铿锵。新中国走过波折、发展、辉煌的70年,作为同龄人,他虽没逃过时代洪流的裹挟,但却凭借着勤奋和拼搏,走上了自己期望的科研之路,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回顾来时路,彭永臻感慨万千,但科学家的眼光总是看向前方:“我发自内心地祝福,希望所有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迎头赶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