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1/18 11:05:48
选择字号:
上海交大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建馆15周年纪念暨“浩航之魅”纪念特展举行

 

有一个地方,在校园中静静伫立;有一个地方,于船帆间一览千年;这个地方,就是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这幢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东北角,中西合璧、质朴典雅的二层小楼,在2003年,与一位航运巨子的梦想不期而遇。从牌匾上的红纱被掀开的那一刻起,便吸引了众多目光和无限回眸。如今,她已过了15岁,青春年华,热情洋溢;生机勃勃,意气风发,正可谓“小楼春色关不住,似有涛声入梦来”。

1月18日, “浩航之魅——纪念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建馆15周年活动”在交大徐汇校区举行,同时“浩航之魅”纪念特展开幕。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致辞并与上海交大校董、董氏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董建成先生,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王宗光,上海交大原校长谢绳武等为展览揭幕。

航运巨子与交大小楼的“邂逅”

董浩云先生,原籍浙江定海,“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在上海出生的董浩云在孩提时就爱上了船。青年时代的他目睹了西方各国船只在中国内河及沿海四处横行,便暗自下定决心,要“为国人争光”。24岁时,董浩云成立了自己的船务公司——中国航运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几十年间他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被誉为“现代郑和”。他热衷教育,早年就对交大颇多捐输,包括捐建了文治堂,为美国校友会捐款设立了“董浩云讲座”。1982年,董浩云因突发心脏病,在香港逝世,享年70岁。

新中院,建于1910年,早期西式建筑的" 康白渡式"(Compradoric style)风格,小楼高二层,口字形平面,青砖墙面,红砖腰线,外围有贯通四周的走廊。内设楼梯,中间设有天井,高挑轩敞,斜顶是通透的玻璃棚。这幢小楼,是校内第一幢独立的学生宿舍。抗战期间被日本宪兵霸占,建国后,改作院系办公用房。虽历经磨难,但建筑总体风格和空间形态还是保护得很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董浩云长女金董建平一次在整理父亲日记时,发现他生前有兴办一个航运博物馆的计划。她还从日记中找到父亲结交的30多位交大人的名字,如顾毓琇、王安、赵锡成、卢燕等,一生爱船的父亲与交大又如此有缘,于是便有了在交大建航运博物馆,一圆父亲心愿的设想。 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历史久、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早年便有意建立一个船舶楼展室,而建立航运专业博物馆也正符合交大发展博物馆事业的长远规划。因此,当董浩云先生子女向交大提出建设一个航运陈列室时,立刻得到交大的高度赞同和大力支持。2002年,上海交大和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共同出资,这所国内高校最早的航运类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

十五载经典传承,打造文化新地标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展厅面积600平方米,藏品1100余件。这里有中国古代原始渡水工具——台湾竹筏,同时陈列着创造了中国千古史诗绝唱的“郑和宝船”,而清代的五桅沙船再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昔日的繁盛。二楼展厅,陈列着董浩云先生一生创造的伟大壮举:由英国皇太后主持下水的“伊丽莎白”号,承载着他生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忱。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巨人”号船模寄托了华夏儿女振兴民族航运事业的伟大决心,还有那一张张泛黄、饱含历史记忆的图文资料等,都向来访者倾心讲述了董浩云先生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成就,弘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航运文化,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巨轮’在国际化的海域中破浪前行。

开馆以来,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办馆理念,在上海交大领导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充分利用已有百年历史且独具特色的办馆空间,举办了许多跨界别、有影响的展览教育活动,涵盖了航运、校史、科技、书画、传统文化、西方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手札等不同领域,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参观人数逐年增加,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当选为中国博物馆协会专业博物馆委员会常委单位、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员单位,发挥着传承历史经典、教化育人的积极功能,成为大众获取丰厚滋养的生动课堂。

姜斯宪指出,上海交大正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希望坐落在交通大学创建之地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能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地理位置优势,海纳百川、拓展视野,发挥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文化新地标的积极作用,致力于为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提供一流水准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展览展示与育人空间,助力学校全面推动文化育人和文化引领战略。

发挥自身优势,创建文博品牌

根据上海交大“文化引领”战略,以及“双一流”建设对文博工作的日渐重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具魅力的场馆空间,不断创新,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宣教活动,打造文博品牌,开创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工作的新局面。董浩云博物馆将进一步发挥的文化育人特点,为新时代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工作和全社会的科学素质教育和爱国奉献精神弘扬作出独特贡献。此外,还将切实发挥好上海交大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和学校的综合优势,推进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的内涵建设,在场馆改造、信息化建设、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展览空间改造提升、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后,将主动对标一流,海纳百川,更加注重博物馆功能的发挥,更多关注历史、艺术、科学、音乐等方面的高质量展览和教育活动策划,逐步创建自身的品牌,提升场馆活力和影响力,力争成为上海交大和徐汇区有影响力的专业博物馆。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完成荷载试验 植物入侵影响热带珊瑚岛土壤碳库机制
南极两座火山“令人不安”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