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彬
上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
彼时,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国土上,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对于我们古老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祖国的科技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勃勃生机。
然而,就像在一场宏大的音乐会上,出现了几声刺耳的杂音一样,在当时的科技界也有一些现象令人忧虑。有人假借科学的名义,在从事着某些不法的勾当。在他们的眼中,科学并不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而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人的行为并不是“隐形”的。在当时,已经有很多科技界的有识之士在思考,如何将这些“杂音”消除?如何还科学应有的尊严?
理所应当的责任
当学者们带着这样的思考来到1994年,在《中国科学报》的版面上,他们找到了一块打赢科学尊严保卫战的阵地——这一年,《中国科学报》正式开设“维护科学尊严”专栏。
事实上,对于当时科学界的某些不良风气,《中国科学报》在此之前就已经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最终,一场关于“邱氏鼠药”的“围剿战”,让“维护科学尊严”的专栏正式落地。
199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报》刊发了朱光亚等200位科技界政协委员的联名文章,呼吁严禁非法生产使用剧毒灭鼠药物,并特别点名河北省无极县邱氏鼠药厂生产的邱氏鼠药,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两个月后,针对5名最早揭露邱氏鼠药事件的科学家在相关诉讼中败诉的事实,王选、王大珩等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再次在《中国科学报》呼吁,建议建立科技陪审团制度,维护科学尊严!
由此,“邱氏鼠药案”成为了这场科学尊严保卫战的角力点。
6月17日,《中国科学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文中指出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石,揭露和遏制伪劣科技是科技界理所应当肩负的责任。
7月18日,《中国科学报》头版设置“维护科学尊严”专栏。首篇文章刊登记者对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专访文章《科学尊严,不容亵渎》。
……
就这样,一场关于科学尊严的大讨论,在《中国科学报》这一方寸之地上,开始了一场“接力赛”。
二次开启的栏目
自1994年7月,《中国科学报》刊登出首篇“维护科学尊严”专栏文章,至1995年7月,该栏目刊登最后一期,期间总共发表相关文章47篇,内容涉及与科学尊严有关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围绕“邱氏鼠药案”,《中国科学报》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即使放在今天也极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也正是在科技界人士如此的大声疾呼之下,1995年2月,“邱氏鼠药案”终审判决,5位科学家赢得了最后的司法胜利,维护了科学的尊严。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维护科学尊严”的栏目在1995年7月画上了一个句号,但对于《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维护科学尊严的事业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事实上,就在该栏目终结的两个月前,《中国科学报》针对当时甚嚣尘上的关于“水变油”的科学事件,又打响了另一场维护科学尊严的战役。
1995年5月12日,《中国科学报》同时刊出两篇学者署名文章,正式开始了对“水变油”伪科学的批驳。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中国科学报》刊发大量相关文章,一步步揭露“水变油”的骗局。至1996年3月,41位科技界全国政协委员再次联名呼吁,调查“水变油”事件,这场关乎科学尊严的战役达到了最高潮。
有意思的是,在这篇呼吁信的最后,“维护科学尊严”的栏目标识再次出现在读者眼前。原来,就在该栏目停办期间,众多两院院士及读者给编辑部来电来信,纷纷希望重开栏目。于是,就在这篇呼吁信的编者按中,编辑部郑重承诺:我们将继续办好这一专栏,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开辟言论阵地。
维护科学尊严,这是科学界人士的共同心声,初心常在,此声不绝!
维护科学的立场
回顾“维护科学尊严”专栏走过的历程,作为当年专栏的主持人,时任《中国科学报》副总编辑黄安文表示,这场关于科学尊严的大讨论,参与人数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在科技界是前所未有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美国《科学》杂志甚至专门刊登文章,介绍《中国科学报》组织科学家反对伪科学、维护科学尊严,认为这是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科技界的严正立场。”
让我们再次拨动时间的指针,来到2013年。在当年9月,《中国科学报》针对当时全社会瞩目的“伪大师王林”事件,再次向伪科学宣战。101位两院院士联合发出致全国知识界的公开信,号召回归科学精神,拒绝低俗迷信。
今天,距离200位科技界人士针对剧毒鼠药问题发出联名文章,已经过去了20多年。很多当年的亲历者已经仙逝,但他们对于科学精神的坚持却永远流传。面向未来,我们也坚信,这份弘扬科学信仰、维护科学尊严的责任,我们将永远坚持!
专家点评
当代社会更应关注打击伪科学
■李言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上世纪90年代,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但当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普遍还不太高,对于真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也不太强,这给了伪科学生存发展的土壤,大量伪科学事件,便都是在这片土壤中滋生的恶果。
在那场真伪科学的对抗中,以《中国科学报》为代表的一批媒体为科学界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提供了宝贵的舆论阵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事业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此种形势下,我们反而更应该加强对于伪科学的警惕和打击力度。
当前,互联网已经将全球一体化从概念变成为了现实,资讯的传播速度在自媒体的介入下,正呈现几何式的增长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科学事件的发生,无论其本身是否已经被科学所证实,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影响社会生活,最终成为公共事件。加之公众对于科学的关注度不断加强,一旦有伪科学滋生,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都很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正因如此,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于伪科学的打击力度,及早发现,争取在伪科学尚未形成影响时将其揭露。这既是科技工作者的义务,也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分内之事。在这场与伪科学现象长期持续的斗争中,只有科技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彼此协同,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科学尊严,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代表性文章
一起中外科学界极其罕见的剽窃论文事件
(1993年1月13日)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惨淡经营何时了
(1993年3月26日)
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
(1994年6月17日)
水真能变成油吗?
(1995年5月12日)
回归科学精神 拒绝低俗迷信
(2013年9月24日)
学术不端的“罪”与“罚”
(2018年9月3日)
哈佛“清理门户”带来的警示
(2018年10月18日)
《中国科学报》 (2019-01-01 第10版 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