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9/25 9:56:23
选择字号:
能源类高校的“造才”之思

 

编者按:9月22日,这一天对于世界能源类高校而言,或许将会成为不同寻常的一天。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伴随着阵阵热烈的掌声,由全世界28所能源类高校组成的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在当今世界,能源早已经成为支持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血液”,而能源类高校无疑承担着为整个社会培养能源类人才,维持“造血”功能的艰巨使命。那么,能源类高校自身该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完成这一关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呢?在此次成立大会上,几位能源类高校的参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受访代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科研副校长:马提亚斯·鲁斯

●英国伯明翰大学副校长:马丁·弗利尔

●俄罗斯古勃金国立石油与天然气大学校长:马蒂诺夫·维克托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能源类高校与其他院校相比其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

张来斌:能源高等教育作为产出能源行业科技成果与科研人才的主体力量,必然要顺应技术、装备和工程服务“走出去”能源合作提速趋势,深度参与解决技术与人才的稀缺性问题,才能为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理解,才能在世界能源行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和其他院校相比,能源类高校发挥着探索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高等教育共同体,融入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重要作用。发挥和提升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驱动协同创新攻关、产业合作平台和纽带作用,做好“教育”与“能源”跨界并实现自身发展,是能源类高校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性课题。

马提亚斯·鲁斯:能源类高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更加专注或集中于能源相关的领域。学校思考的主要问题包括,能源提取问题、环境保护和修复问题,以及开发现代能源新技术,以及能源的储存和运输问题等。

在其他的研究型或综合型大学中,虽然也会有深入到相同领域的研究,但是这些科学家会更加关注社会、经济等领域,涉及更加广泛的、大环境下的问题。

马蒂诺夫·维克托:能源类高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区别首先在于能源类高校是为特定的工作岗位培养人才。比如,能源类高校一般都会有生产实习、实际应用的教学活动,这都是根据实际生活中工作岗位需求设计的。因此,相比之下,其他类型高校涉及的面要更加广泛一些,不是只针对某一岗位专门设定的。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目前世界能源类高校面临着哪些挑战?

马蒂诺夫·维克托: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当前能源类专业的岗位需求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样艰巨的挑战下,我们在培养人才时,一开始就注重从优秀的高中生里选拔优秀可塑之才。

马丁·弗利尔:能源类高校聚焦于能源挑战,共同协作、集中解决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认为,这种聚焦于某项挑战的研究,对于能源类高校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所面对的很多问题(如全球变暖问题等),会对全球的人口、煤产量、健康福利等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改变能源生产方式,发掘新能源,研发低污染、低碳排放的技术。

马提亚斯·鲁斯:目前能源类高校需要面对三个不同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现存化石燃料和常规能源,使能源开采和使用的能效更高,使用过程更清洁。同时,我们还要面对第二个挑战,即在高效、清洁使用能源时,搞清如何推动旧化石和常规能源转型到新能源体系中。我们需要利用化石燃料发展新技术,以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问题。因此,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是同一个解决方案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个挑战是开发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使其与前沿性研究接轨,比如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用这些前沿技术反过来推动能源系统的发展。

《中国科学报》:在面临上述挑战的情况下,您认为能源类高校该如何培养所需人才?

张来斌: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第一要务。全球化对能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规则、高水平知识型人才是时之所尚、势之所趋。要以点带线、由线到面,充分挖掘各国教育资源和比较优势,推动师生交流、课程共建共享、联合办学等各个层次多元化合作交流;要组建分领域、多层次的学术组织,建立协同研究实体和联合培养基地,推进教师跨校研修、培训基地以及学生跨境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创新能源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能源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马丁·弗利尔:如果能源类高校想要在如今发展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需要找到解决当前挑战的相应技术,需要新的发明创造、新的商业形式、新的能源贸易形式,以及新的能源调节形式等。而要想做到这些,仅靠旧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构筑新知识的体系,要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培养掌握新知识体系的人才。

马蒂诺夫·维克托:全球化背景下,能源类高校面临诸多挑战,高校首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此外,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寻找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才能点,基于学校自身特色和个人能力特点促进学生发展。此外,高校间还要互助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培养学生,使人才培养的层次得以整体性提高。

《中国科学报》:能源类大学联盟成立,不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也会加强,那么,您认为在院校合作交流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张来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华民族向来尊崇守望相助、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处世准则,“合则强,孤则弱”,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应以共同发展、从中受益为价值追求,积极打造能源领域特别是油气领域的学科教育、学术交流、研究资源共享的国际合作平台,以共商、共建、共享为遵循,建立大范围、多层次的合作,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在成员高校间的优化配置;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建设高端对话平台,促进教育理念和学科教育的交流互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构建更加紧密和强劲的伙伴关系网络。合作内容应注重中外合作办学及学生联合培养、联合科研,包括成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学者学术交流,国际暑期学校、教师互访、学生短期交流等。

马丁·弗利尔:与其说是合作交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更愿将其称之为挑战。不同国家的能源院校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当我们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整合在一起时,他们就需要学习很多新东西、交流思想,这是很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院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间的交流互换就显得十分重要。师生可以到不同的地方学习新技术、思想和文化。夏令营就是一个能够完成上述设想的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聚在一起,合作交流,从而确保了能源发展的未来。

马提亚斯·鲁斯:在不同院校的交流合作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学生。学生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带回来分享,这一过程会涉及和不同地方的教师交流,学生就成为了大学间、教师间关系的桥梁。而这种关系的建立也会推动研究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联盟中加强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我们要做到共享,共享资源、共享理念、共享数据等。

夏令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很少有机会在其他地方学习或者工作一整年。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年当中的某个时段将师生集中在一起,共同合作交流,互相激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

《中国科学报》 (2018-09-25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