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
韩春雨论文事件终于有了下文——8月31日晚间,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方网站贴了一份《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
这本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科学励志故事,只可惜看故事的人太认真,搞穿帮了。
一年前,河北科大一句“公布实验结果,回应社会关切”的调查承诺,才让舆论和学术界放下了“纠缠”。
其实,等着等着大家也都忘了。哪成想,竟然真的等来了“结果”。
然而,这个自称“结果”的《结果》,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结果。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读完校方这篇耗时一年“写就”的500余字“报道”,笔者竟有些为自己的智商着急了:韩春雨团队到底有没有学术不端行为?这篇撤稿论文涉及的科研路线本身有没有问题?
掰碎这500余字,只找到30余字真正针对事件核心——“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但这两句话,又是玄机重重,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不具备什么“基础”?没有“主观造假”难道有“客观造假”?那么客观造假情况又是什么呢?真是越认真,问号越多。
笔者倒是相信,这些问号河北科大其实都能拉直。只是对于这样一所大学,面对暴得大名又打回原形的巨大失落,想跌得温柔一点也在情理中。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结果》通篇一副“春雨”般的温润文风,那些个“退回”“取消”“终止”“收回”,像是某种潜台词,但又以韩氏的“主动”姿态给人一种可以不必穷追猛打的暗示。
今天早上,河北科大官方网站贴出了韩春雨就处理结果的表态。
韩的话里话外似乎是在解释何为“没有主观造假情况”——“在国际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也似乎回应了何以“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在经历了质疑、撤稿和调查之后,通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深刻地认识到,撤稿论文的实验设计存在缺陷、研究过程存在着不严谨的问题”。
尽管韩同时表示“论文的发表给国内外同行学者造成了误导和人力物力的浪费”,表达了“歉意”和“感谢”,但恕笔者直言,仍觉得此表态轻描淡写。
的确,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不可预知的问题,但仍有一些是可预知的、笃定的,比如:基本的研究伦理、基本的学术规范、基本的实验方法等。一个“冲击世界级科研成果”的科学家尚要等“校内外专家同行的指导”,才“深刻认识到……问题”,真是有点“鲁班学斧”了。
河北科大在《结果》中说,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其实,这样的话,这些年来公众真是耳熟能详了,每有学术不端事件曝光,不光责任单位出来讲,主管的行政部门也出来讲,可是效果几何呢?
要弘扬,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样的精神才是科学精神吧?要“零容忍”,首先得界定清楚什么是学术不端、怎么个“零容忍”法吧?
当所有规则和法器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就无所谓规则和敬畏了。
科学探索有成功有失败是常识,对科研中存在一时之失者给予应有的宽容是对科学规律的尊重,但前提是,让科学归位,让科学精神归位,让科研规则和伦理归位。
如此,才可能厘清主观所为与客观所致,才可能让每一个个案,带给科研路上后来者更多启示和警醒。
无论是河北科大的《结果》,还是韩氏的“表态”,其实都缺了最不该缺的——科学精神。这么说来,所谓《结果》或许只算得上“因”,而远非“果”。
(作者为《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副总编辑)
《中国科学报》 (2018-09-03 第3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