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唐婷)中国古代高温瓷器曾以其图案精美、质感晶莹风靡世界。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古代高温彩瓷的着色工艺还有很多细节尚未揭示。
“我们和上海光源魏向军、汪丽华课题组合作,在故宫出土的清代乾隆时期紫金釉(碎片)中,发现其表面布满了大尺寸、高纯度的亚稳相ε-Fe2O3单晶,粒径尺寸可达几十微米。”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13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陶瓷学会会刊上。
清代的酱釉釉面润亮,具有金属般的光泽,好像紫金包镶一般,因此又被称为“紫金釉”。在雷勇看来,瓷釉独特的质感和色调源于釉层特殊的微观结构,研究其结构特征,对于揭示其产地来源、原料选择、烧制工艺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事实上,这并非科学家首次在古代瓷器中发现亚稳相ε-Fe2O3晶体。此前,有研究机构曾发现,宋代建窑遗址出土的瓷釉中存在稀有的亚稳相ε-Fe2O3晶体析出。但不同的是,此次发现的ε-Fe2O3晶体大小及分布更均匀,发育更好,且釉层的多层结构更清晰更有规律性。
“这表明中国古代的高铁瓷釉的铁着色工艺经过长期发展,工艺更加精湛,在清代鼎盛时期达到了一个顶点。”雷勇指出,距此一百多年后,西方才第一次人工合成了这类磁性材料。在现代材料科学中,亚稳相ε-Fe2O3晶体以其优异的电磁响应特性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如何制备高纯度、大粒径的晶体仍是一大难题。清乾隆时期紫金釉中高纯大尺寸特殊晶体的发现,对于现代磁性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