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华大学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 |
|
日前,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东华大学优秀成果展览暨动态秀上,刺绣传承人们在T台上亲自演绎本民族服饰拉开成果展序幕。原生态贵州刺绣经现代设计语汇重新诠释,成为年轻人个性消费的“畅销品”,久藏深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活”在了当下。
据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行动,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而推行的一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政策。东华大学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首批57所参与院校之一,自2016年9月以来,已举办《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培训班1期研修班3期,培养非遗传承人群110余人,还承办了1期贵州省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的师资培训班25人参与。纺织染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符号性的纹样代表了该地区和群体的生活形态和审美标准,反映了一个民族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其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功能、审美功能和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只有让年轻人理解和喜欢,才能一代代“活态”传承下去。来自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苗族姑娘潘凤英,在苏绣博物馆一副讲述上古故事的刺绣艺术品前,兴奋地告诉带队老师,“我爱上刺绣了!”因为会画画,潘凤英说要把苗族瑰丽的历史故事画下来、绣出来,自己创业。
如何让非遗刺绣技艺“活在当下”,是东华大学研培项目艺术总监、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冯信群教授表示,只有让非遗文化的内涵元素、技艺和脉络与当代人的生活产生密切关联,符合当下时尚审美、大众生活,乃至国际流行文化所需,才有可能发扬光大。
通过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开设的系列课程培训,让研修学员们在学识、眼界、技艺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