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贡晓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0 10:20:17
选择字号:
网络媒体的创新与突围

 

各类新媒体资讯类平台来势汹汹,传统的网络媒体应如何把握时代潮流?

■本报记者 贡晓丽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改变了过去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加快了传播的速度,提高了有效到达的概率,媒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趋近于饱和,存量用户的争夺也愈发激烈,各类新媒体资讯类平台来势汹汹,传统的网络媒体应该如何把握时代潮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在近日举办的2018第五届世界新媒体大会上,媒体人试图就以上问题把脉当下媒体的发展机遇。

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传播成为业内人士熟知的热门词汇。“在移动新媒体时代,怎么做好国际传播,怎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是我们奋战的题目。”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张春燕说。

在实践中,张春燕总结要做到三点才能做好国际传播,第一点是移动优先。“全球移动通信联盟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用户的数量超过50亿。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人是通过移动设备来上网的,可想而知,只有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站住了脚跟,才能抓住发展机遇。”

其次是内容为王,产品引领。张春燕认为,除了贯彻移动优先原则以外,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怎样发展,内容为王依然是最重要的。“只有精彩的产品,才能打造真正的爆款。”

在移动新媒体时代,如何不断地创新?张春燕建议,定制的新闻,阅读曲线的大数据分析不可少,要将生产平台不断地智能化,要把平台功能做得越来越符合时代趋势。

“我们做国际传播,首先要塑造好中国四个形象,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说。

如何来塑造这一形象?单成彪指出,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传播过程中,有三个思路:以媒体理性彰显和推动国家理性;用媒体的态度引领和转化公众态度;用媒体的价值弘扬和塑造人类文明价值。“要用好‘一带一路’的素材,用我们的传媒把它往外推。”单成彪说。

内容还是技术?

在传播多元化的当下,随着社会本身进入多元化、圈层化、去中心化的时代,过去传统主流媒体所扮演的媒体理性的价值角色,让路给了规模分发的平台。尤其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个性化传播时代,以及社交化人际传播时代,网络内容消费,包括新闻资讯本身越来越轻量化、娱乐化。

“娱乐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快乐是人人都希望追求的,但是过度地失衡所带来的危险也是非常明显的。”一点资讯CEO李亚说。

内容作为传播的基础,与精准分发的技术,哪一个更为重要?新浪网执行总编辑孟波认为,公司分为不同的类型,互联网公司靠技术驱动,肯定是技术更重要,作为一家媒体公司,肯定是内容重要,技术是一个推动因素。“这跟公司的定位有关,看你怎么取舍。”

“我们服务的是用户,用户看的是内容,所以内容就是核心。”腾讯新闻副总编辑龙兵华认为,用户要获得不同的内容,怎么更好地把内容给用户,就要靠越来越强大的技术力量去做人群分析和内容分发。“很难说哪个更重要,在这个时代,应该说内容和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针对媒介算法容易裹挟我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孟波认为,算法打破了固有的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是一场传播界的革命。但对精准和细分领域的用户,它提供的信息量和质量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优质作者选出来,使优质作者得到奖励,回馈平台和用户,这就是信息质量、信息数量和信息梳理的问题”。

李亚倡导的理念是人工智能一定要与人协同结合。“人工智能要跟用户结合,鼓励用户主动表达。另一方面,还要与媒体人的媒体理性、媒体价值、媒体态度有机地融合,让资深媒体人和算法结合在一起,才能提供更丰富、更合规、更优质的内容。”

广告仍是变现主流

数据显示,媒体的变现形式85%的内容还是靠广告。“广告是最高效、最大规模的变现方式,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抢这个市场。”龙兵华认为。还有哪些创新的内容变现和盈利模式?孟波介绍,收费阅读、视频定制是目前可选择的变现方式。“只要有优质的内容,不怕没法变现。”

知识付费确实在过去两年特别火热,在新的生产方式下,把原来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以用户更能接受的、更加碎片化的方式,加以营销,就会出现不同方向的尝试。

龙兵华认为,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付费的方式,这也取决于经营者的收入规模,“如果想要100万元、200万元一年的收入,在一个垂直领域要做好的内容来变现,是很有可能的。但要想做成像腾讯或百度的广告收入,靠知识变现是行不通的”。

“通过对媒体形式的研究,目前在变现方面,不论是内容还是模式,并没有特别好的创新。”数字一百研究院副院长薛强表示,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迅速成长起来的抖音等小视频平台,“它们有巨大的流量,但是变现能力并没有特别讨巧”。

盘石董事长兼CEO田宁认为,新媒体的变现能力将越来越强,“新媒体将会一如既往地推进、颠覆,在这个时代拥抱变革,去尝试、去试错。新媒体的所有从业人员、创业者们将传递更多知识,也会创造更多的变现机会”。

《中国科学报》 (2018-05-10 第8版 双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