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5/2 11:53:48
选择字号: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挑战蓝离散星形成传统认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大麦哲伦星云的一个年轻星团中发现处于赫罗图上规则的两个蓝离散星序列,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5月1日,《自然》杂志天文子刊刊登了对该工作专门的评述文章,认为这一工作挑战了对蓝离散星形成机制及动力学环境的传统认知。

邓李才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对一个年轻星团中的蓝离散星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这个年轻星团中观测到了一族不同寻常的蓝离散星。根据他们的这一发现,这一星团包含着突然爆发性形成的一支蓝离散星。

“对于普通的星团,它们的蓝离散星的形成时间都是大抵随机的,因此蓝离散星在星团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年龄。”本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李程远博士说。但他们却发现,这一星团中的蓝离散星形成了两条显著分离的恒星带,这说明它们可能是在某一时间点突然形成的,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在年龄仅为10亿年的星团中发现这样的现象。

另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是,科研团队研究的这一星团没有出现过曾发生过核坍塌的痕迹,这在此前被认为是蓝离散星形成的必要条件。“过去天文学家认为,蓝离散星形成是由于星团经历了灾难性的‘核坍塌’事件。当核坍塌发生时,绝大部分恒星突然同时落向星团中心,恒星会在核坍塌时频繁的发生碰撞,从而突然间在星团中产生大量的蓝离散星。”邓李才说。

在5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天文子刊中,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艾莉森·西尔斯对这一工作撰写了专门的评述文章。西尔斯说,“这一工作挑战了我们对蓝离散星的传统认知。我们每一次深入研究星团和它们的恒星,我们总是会发现更多令人惊奇的现象。”

据了解,恒星之间通过碰撞或者并合形成的恒星被称作“蓝离散星”,它们的名字来源于它们与绝大部分恒星相比截然不同的演化过程,这使得它们游离在理论预言的演化轨迹之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