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疾病流行等全球环境和发展问题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4月26-27日,以“未来地球计划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第622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未来地球”与前沿科学问题、 “未来地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凝聚智慧 百家争鸣
会议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秦大河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杜德斌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外近30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中,秦大河院士提到,长期以来科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际问题存在脱节。一方面,科学家们过度关注著书立撰而忽视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政府机构的科技管理和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各界需共同努力,促进知识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他强调,本次会议不仅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更是放眼世界,凝聚中外籍专家智慧进行探讨。对应对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问题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吴国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中道出的“将科学转化为知识”也是会议的一大亮点。他指出,只有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把科学转化为知识,才能得到决策部门的理解与社会公众的认可。本次会议将未来地球这一国际理念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响应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科技界的创新之举。
他同时指出,开展未来地球研究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跨学科人才,而我国当前的学科评估体系远不能适应这一需求。单一学科的评估制度导致不同高校之间、同一高校的不同学科之间为了利益相互竞争,使得无论科研合作还是人才培养都举步维艰,学科交叉很难有效推动。他建议,学科交叉并非调整机构,改革教学评估体系、促进内部人才的互动联系至关重要。
携手世界 融合交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得者、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陈德亮表示,本次会议带给他极大收获。未来地球计划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世界环境问题相结合,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理念,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会议的一大特色是让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国内顶级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思想碰撞,实现百花齐放式的多学科融合交流。陈德亮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指出,将未来地球计划落到实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还需我们知行合一。与此同时,国家应重视对年轻人才的培养,鼓励大批具有国际眼光与意识、具有大科学视野和跨学科沟通能力的人才投身于科研事业之中。
成果丰硕 共建未来
此次会议,各路学者围绕地球生态问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经验与最新成果。秦大河和陈德亮分别作了“未来地球计划与中国行动”和“人类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挑战与机遇”的主题评述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教授、姜克隽研究员和杜德斌教授分别作了“近半个世纪中国夏季气候的变化成因及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能源转型、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和“启动“未来地球”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心议题评述报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位专家应邀做专题报告。
会议成果丰硕。与会专家建议:“未来地球计划”是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的重要国际科学计划。建议科技部和国家社科办设立“未来地球计划”研究重大专项,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外,与会学者还建议发起以我为主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未来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创新之路、绿色之路;推动成立由国家领导人牵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未来地球”国际合作委员会,聚集国际智力资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