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马爱平)24日,记者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漆小泉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水稻萜类代谢调控新型湿敏雄性不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获得的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成为继我国早期发现的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之后又一新型的条件雄性不育材料。
“水稻雄性不育系是一类特殊的水稻材料,其自身花器官的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其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而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水稻雄性不育系与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接受后者的花粉),得出的种子下代种子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杂交稻种子,也就是农民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种子。”漆小泉说。
研究花粉包被的形成机制,有望发现作物杂交育种和制种所需的优良雄性不育材料。该研究团队在最近研究中就发现水稻三萜合酶(OsOSC12/OsPTS1)催化2,3-环氧鲨烯产生一种二环三萜化合物“禾谷绒毡醇”。
漆小泉说,缺失三萜合酶功能的水稻植株(突变体)所产生的花粉粒,其花粉包被的组成成分明显减少,花粉粒得不到有效保护而迅速失水,在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表现为不育,而在湿度高于80%的环境中则表现为完全可育,是一种新型的湿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材料。研究表明,三萜合酶在水稻花粉包被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光照,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新发现的湿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只受扬花期环境湿度的影响,可在夏季干旱少雨的地区配制杂种,从而突破目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地域限制。”该团队成员薛哲勇副研究员介绍。
此外,研究发现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望获得小麦、玉米、大麦等禾本科作物的湿敏雄性不育材料。据悉,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