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NA暗藏拉丁美洲遗失过往 |
研究揭示亚洲人非洲人在墨西哥影响巨大 |
英国船只经常骚扰西班牙人,并把菲律宾人和犹太人带到了拉丁美洲。图片来源:BRIDGEMAN IMAGES
如果你走在16、17世纪墨西哥城的鹅卵石街道和熙熙攘攘的市场上,你会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往阿兹特克废墟建造大教堂的西班牙殖民者、来自美洲各地的土著居民、非洲人和亚洲人。所有这些人在拉丁美洲殖民地第一次相遇并开始融合在一起。
历史文献描述了这种文化融合,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分析当今人们的基因组丰富了人们对拉丁美洲历史的了解。在复杂的统计数据和世界范围的遗传数据库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可以更细致地梳理拉丁美洲的祖先和人口混合情况,并找出细微差别。
研究人员近日在一次会议上报道了相关成果,并在一篇预印本中讲述了拉丁美洲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部分被遗忘,或者从未被记录在历史文献中。从被奴役的菲律宾移民到被禁止前往殖民地的犹太家庭,各种湮没于历史中的记录慢慢浮现。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人类遗传学家Deborah Bolnick说:“这让我们认识到,真正精细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在我们的基因组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墨西哥国家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实验室(LANGEBIO)人口遗传学研究生Juan Esteban Rodríguez的研究思路来源于一个墨西哥挂毯上的线索。从19世纪开始,许多中国移民来到墨西哥,在该国北部各州修建铁路。在美国边境附近长大的Rodríguez很了解这段历史,他想看看能否识别出中国移民对现代墨西哥人口的基因贡献。
但是,当Rodríguez搜索了500个墨西哥基因组的数据库,并寻找在亚洲人群中更常见的基因变异时,他发现了一个惊喜。一些来自墨西哥北部的人确实有明显的亚洲血统,但他们并不是唯一的。在位于美墨边境以南约2000公里的太平洋沿岸的格雷罗州,也有多达10%的亚洲血统,比大多数墨西哥人要多得多。
当Rodríguez将这些基因组与当今亚洲人基因组进行比较时,发现其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人有最密切联系。
为了找出答案,Rodríguez和导师、人口遗传学家Andrés Moreno-Estrada,开始研究历史记录,以辨别这些人的祖先可能是谁。他们从研究船舶清单和其他贸易文件的历史学家那里了解到,在16、17世纪,西班牙大帆船在马尼拉和阿卡普科港之间航行,运送货物和人员,包括被奴役的亚洲人。
尽管历史学家知道这一跨太平洋奴隶贸易,但其受害者的起源却被遗忘了。
Moreno-Estrada指出,当到达墨西哥时,他们都被记录为“chinos”(中国)。他于美国体质人类学家协会(AAPA)年会上展示了这项工作。“我们正在揭露这些奴隶制的秘密故事,以及重新认识那些在一个全新的国家失去身份的人。”
其他研究人员研究了墨西哥殖民时期另一个被边缘化群体的遗产:非洲人。在16、17世纪,数以万计的被奴役和自由的非洲人生活在墨西哥,数量超过了欧洲人,今天几乎所有的墨西哥人都有4%的非洲血统。人类基因组研究国际实验室遗传学家María ávila-Arcos说,在一些社区,这一比例要高得多。她发现在格雷罗州和瓦哈卡州的非裔社区中,人们有26%的非洲血统,并且大部分来自西非。
其他数据也表明,非洲人在殖民时期的墨西哥有强大的影响力。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生物考古学家Corey Ragsdale和同事研究了在非洲人中更常见的牙齿和颅骨特征。他们估计,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在墨西哥城的墓地里,有20%到40%的人有一些非洲血统。“非洲人可能在墨西哥人口结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Ragsdale在AAPA年会上说。
Avila-Arcos希望利用基因数据追踪研究对象的祖先,以便定位到特定的西非群体或地区。在一些参与者中,她也发现了明显的亚洲血统,这很可能是在太平洋沿岸被奴役的非洲人和亚洲人所形成的社区的折射。
此外,一些欧洲人也带着他们被隐藏的历史前往被殖民的拉丁美洲。最近在预印本网站上发布的一篇文章使用了来自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的6500多人的基因数据,梳理了美洲土著和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多个种群对拉丁美洲现代基因组的贡献。“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对拉丁美洲人最全面的基因分析。”Avila-Arcos说。
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在地中海东部和北非,特别是西班牙系犹太人中常见的基因变异,几乎在拉丁美洲各地都有。
该研究组由中国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学家Andrés Ruiz-Linares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Garrett Hellenthal领导,他们指出,这部分人的祖先能追溯至“改宗者”,即1492年信仰基督教的犹太人。尽管改宗者被禁止迁移到西班牙的殖民地,但仍有人完成了迁移。
对Ragsdale来说,这项工作提醒人们,即使是科学家认为对移民研究已经十分充分,深入挖掘也能带来惊喜。“我们对殖民的思考方式被简化了,忽略了很多微妙之处。”Ragsdale说。
(张章编译)
《中国科学报》 (2018-04-23 第3版 国际)
更多阅读